时间: 2025-04-27 03:2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8:34
杏花天·金池琼苑曾经醉
作者: 周密 〔宋代〕
金池琼苑曾经醉。
是多少红情绿意。
东风一枕游仙睡。
换却莺花人世。
渐暮色鹃声四起。
正愁满香沟御水。
一色柳烟三十里。
为问春归那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金色的池塘和美丽的宫苑曾让人沉醉,那是多少红花绿草的情景啊。东风轻拂,仿佛让我在仙境中沉沉入睡,忘却了世间的纷扰。渐渐地,傍晚的色彩和杜鹃的鸣叫此起彼伏,让我愈加愁苦,令人烦恼的香沟水满是忧伤。远处的柳烟一片苍翠,延绵三十里。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周密(1232年-1298年),字公度,号梅溪,宋代诗人、词人,擅长词作,风格婉约清丽。他在南宋时期生活,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历史变迁,在作品中常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此诗创作于周密晚年,正值南宋的衰弱和北方金朝的强盛之时,作者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杏花天·金池琼苑曾经醉》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周密对春天的细腻感受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词的开头以“金池琼苑”描写了一个富丽堂皇的环境,令人沉醉在其中,暗示着作者曾有过的美好经历。接着,作者用“东风一枕游仙睡”的意象,将春风与梦境结合,表现了对宁静和美好的渴望。随着诗歌的推进,渐渐转入愁绪,“渐暮色鹃声四起”表现出傍晚的寂寥与孤独,诗人对春天的消逝充满了惆怅。
诗中“为问春归那里”一句,直接点出诗人对春天的思念与追问,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渴望,也是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词以春天的美丽景色为背景,流露出深切的感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无情的叹息。通过对春天的种种描绘,词人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美好记忆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的思念,流露出深刻的情感基调。
《杏花天·金池琼苑曾经醉》的作者是?
诗中“东风一枕游仙睡”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渐暮色鹃声四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