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0:13
顾璘的《通城山中赴岳阳》原文如下:
本作观风使,何辞度坂行。
干旄惟帝命,田野有民情。
石出泉争响,林幽树漫生。
那逢古召杜,罗列在连城。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山中出发前往岳阳的情景。诗的开头提到自己是观风使者,不用多言就可以开始攀爬山坡。接着提到国家的命令和民众的情感,表明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描绘自然景观时,石头间泉水的声音回响,树林幽静,树木繁茂,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最后提到与古人杜甫相遇的情景,表达对古代文人的怀念与敬仰。
顾璘,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观察与对社会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文人关怀。
《通城山中赴岳阳》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国家和民众的深切关怀。
《通城山中赴岳阳》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开篇“本作观风使”直接引入主题,表明了自己作为使者的身份,暗示他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活力,石泉的声音和林间的幽静交织出和谐的音律,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故事。尤其是“田野有民情”一句,把目光从自然扩展到了人间,显示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的最后提到与杜甫相逢,更是将古代文人的精神结合到现实之中,表达了对古人风范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对国家、自然与历史的多重关怀。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自然和文化的深切情感,展现了文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本作观风使”中的“观风使”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田野有民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石出泉争响”的意思是?
答案:
顾璘的《通城山中赴岳阳》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思,前者更加注重自然的描绘与责任感,而后者则通过感伤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历史的沉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