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4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45:07
原文展示:
借屋增江口,悠悠十八年。
力穷群籍内,身老众人前。
曲巷来风满,闲门得月偏。
有生同是寓,终恋墓边田。
白话文翻译:
我借住在江边的屋子,已经过去了漫长的十八年。
在书籍的世界中我感到力不从心,面对众人我也显得苍老。
在曲折的小巷里,微风徐来,悠然自得;
在闲散的门口,月光偏偏照在我的身上。
我们同在这世上生活,终究难以忘怀那墓边的田园。
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感慨,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反映出明代士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恭尹(约1580—约1650),明代诗人,字克明,号竹坡,浙江宁波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兼具豪放与婉约,常以个人生活与自然风景为题材,探索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晚年,诗人以借住之地为背景,反映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漫兴三首 其一》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感悟。诗中的“借屋增江口”不仅指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更暗示了他对生活流动性的感慨。诗人以“悠悠十八年”开篇,流露出对时间的无奈与感伤。他在书籍中感到“力穷”,不仅是对学识的追求感到疲惫,更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反思。
“曲巷来风满,闲门得月偏”则描绘了诗人静谧的生活状态,展现出他在自然中找到的宁静与满足。这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恰恰是对复杂社会的一种回应和逃避。最后一句“终恋墓边田”则是对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与对生命归宿的深思,让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人生哲理。
诗中意象的运用十分巧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在岁月的流逝中,诗人在曲巷中感受到的风与月,似乎在提醒他,人生虽然短暂,却可以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流逝与对故乡的怀念,表现出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强调了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悠悠十八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曲巷来风满”中的“风”象征了什么?
本诗的作者是哪位明代诗人?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