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挽孙豹人先生

《挽孙豹人先生》

时间: 2025-05-07 16:38:15

诗句

已视荣名作等闲,辟书何事下松关。

葛巾野服朝天去,明月清风引杖还。

冠盖岂能羁白发,墓门犹喜对青山。

凭谁题碣留私谥,好置先生夷惠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8:15

原文展示:

已视荣名作等闲,
辟书何事下松关。
葛巾野服朝天去,
明月清风引杖还。
冠盖岂能羁白发,
墓门犹喜对青山。
凭谁题碣留私谥,
好置先生夷惠间。

白话文翻译:

已然把荣华名利看得如同寻常,
为何要辟书去下松关呢?
身穿葛巾身着野服朝天而去,
明月清风引导着我杖归。
冠盖又怎能羁绊我的白发,
墓门前我仍然欢喜面对青山。
谁来为你题词留下私谥,
最好将你放在贤人的间隙。

注释:

  • 荣名:指的是荣华和名声。
  • 辟书:意为逃避官场或隐退,辟是避,书是书卷,指的是书本或文官的生涯。
  • 葛巾:古代士人常用的葛制的头巾,象征隐逸生活。
  • 野服:指简单的衣服,代表自然朴素的生活。
  • 冠盖:指的是身居高位的人,象征权贵。
  • :束缚,羁绊。
  • 墓门:坟墓的门,象征死亡。
  • 私谥:给自己或他人所写的谥号,表示对其生前事迹的评价。
  • 夷惠:指的是贤人、圣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徵韩,清代诗人,字青霞,号惟白,晚号云山,生于康熙年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作品中蕴含哲理,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纪念孙豹人先生而作,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怀念。孙豹人是一位隐士,深受林徵韩的影响,诗中通过对孙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荣华富贵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自由的向往。

诗歌鉴赏:

《挽孙豹人先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挽诗,通过对孙豹人先生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薄。诗首句“已视荣名作等闲”,直接表明了诗人对荣华富贵的看法,似乎在说这些东西在他眼中毫无价值。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对“辟书”的提问,展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逃避。

“葛巾野服朝天去”,写出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葛巾和野服象征着自然和自由,诗人希望能够在明月清风中悠然自得。接下来的“冠盖岂能羁白发”,则是对年华逝去的感慨,诗人以白发象征老年,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

最后两句“凭谁题碣留私谥,好置先生夷惠间”则透露出一种对后世评价的不屑,诗人不在乎名声的留存,更关心的是内心的平和与对贤人的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逝去朋友的怀念,又有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视荣名作等闲:已然视荣华名声为平常之物,表达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2. 辟书何事下松关:询问为何要逃避官场生活,表露出对世俗的厌倦。
  3. 葛巾野服朝天去:以葛巾和野服象征隐逸生活,描绘出自由自在的状态。
  4. 明月清风引杖还:明月与清风引导着我回归,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宿感。
  5. 冠盖岂能羁白发:质疑权贵地位是否能束缚老年人的心志,反映出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6. 墓门犹喜对青山:即使身处墓门,依然欣赏青山,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释然。
  7. 凭谁题碣留私谥:谁能为你立碑留下私谥,反映出诗人对名声的漠视。
  8. 好置先生夷惠间:希望把你放在贤人的中间,表达对孙豹人的尊敬。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句与句之间有着明显的对仗关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葛巾野服”比喻隐逸生活,强调自由和自然的美好。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明月清风”赋予引导的作用,使之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在于表达对名利的淡薄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人的怀念与敬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高洁的情操与追求自由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荣名:象征名利与地位,反映出世俗的追求。
  • 葛巾、野服:象征隐逸与自然,体现诗人的生活理想。
  • 明月、清风:象征自由与清新,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 白发:象征年老与智慧,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
  • 青山:象征宁静与永恒,代表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已视荣名作等闲”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名利的淡然
    C. 对名利的渴望

  2. “葛巾野服”象征着什么? A. 身居高位
    B. 隐逸生活
    C. 富贵荣华

  3. 诗人希望将孙豹人放在哪个地方? A. 墓门
    B. 青山
    C. 贤人间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饮酒》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挽孙豹人先生》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但前者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的忧虑,而后者则集中在个人的隐逸情怀与对友人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林徵韩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隐逸文化在中国诗歌中的表现》

相关查询

念奴娇 其七 寿退谷先生 念奴娇 辛未端午 念奴娇 淮阴阎再彭以破环词索和为缀此章 念奴娇·麦场桑陇 念奴娇 其二 藕粉 念奴娇 红桥园亭宴集同限一屋韵 念奴娇 中秋 念奴娇 次曹顾庵学士韵,述怀奉答 念奴娇·落叶 念奴娇 扫落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灯蛾扑火 日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独坐穷山,放虎自卫 掠人之美 非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敛束 能言快说 蟜蟜 冷货 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韋字旁的字 君子相 石崇斗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