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毕氏节妇

《咏毕氏节妇》

时间: 2025-05-01 05:17:28

诗句

忍听遗言事后人,从教鸾镜锁埃尘。

香魂暗逐黄泉客,老泪重伤白发亲。

千古高风惊薄俗,两行信史在词臣。

当时若得为男子,事主临危肯顾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7:28

原文展示:

忍听遗言事后人,从教鸾镜锁埃尘。香魂暗逐黄泉客,老泪重伤白发亲。千古高风惊薄俗,两行信史在词臣。当时若得为男子,事主临危肯顾身。

白话文翻译:

忍受着遗留下的话语让后人去听,从而使得凤凰镜子锁住了尘埃。香魂暗中追随黄泉的客人,老泪湿透了白发的亲人。千古的高风让世俗感到惊讶,历史的两行记载在文臣之中。如果当时能够成为男子,是否能在主人的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注释:

  • 忍听:忍受地听,指承受过往的话语。
  • 遗言:遗留下来的话,通常指临终前的嘱托。
  • 鸾镜:凤凰镜,象征美好和珍贵的事物。
  • 香魂:指已故之人的灵魂。
  • 黄泉:指阴间或亡者之地。
  • 重伤:形容悲痛的伤害。
  • 高风:指高尚的风范。
  • 薄俗:指世俗的风气。
  • 信史:真实的历史记载。
  • 事主:指主人的人,通常是指某种责任或使命的承担者。

典故解析:

  • 黄泉客:古代文化中,黄泉通常指阴间,是亡者的归宿,暗示人死后灵魂的去向。
  • 高风:常用于赞美那些有高尚节操的人,强调了与世俗风气的对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仕彪,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风格倾向于抒情和议论,常以社会现象为创作主题。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明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节妇高风的崇敬与对薄俗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女性地位的关注。

诗歌鉴赏:

《咏毕氏节妇》一诗通过高尚的节操与世俗风气的对立,深刻揭示了作者对传统女性美德的赞美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诗歌开头以“忍听遗言事后人”引入,便营造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感,暗示着历史的重负与传承的重要性。接着,作者通过“香魂暗逐黄泉客”描绘出一种对亡者的缅怀,表现了对节妇坚贞不屈精神的赞叹。诗中“千古高风惊薄俗”的句子更是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强调了高风亮节的重要性与稀缺性。

而“当时若得为男子,事主临危肯顾身”则是对当时女性地位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如果能够拥有男性的身份,是否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这一想法既是对节妇的赞美,也是对社会制度的无奈与不满,显示出诗人对女性地位不平等的深刻理解与同情。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鲜明,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又有对现实的关怀,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坚守与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忍听遗言事后人:承受着先人留下的话语,让后代去聆听。
  2. 从教鸾镜锁埃尘:让珍贵的事物被尘埃锁住,暗示高洁的理想被世俗遮蔽。
  3. 香魂暗逐黄泉客:已故之人的灵魂在阴间徘徊,表现出对逝者的哀思。
  4. 老泪重伤白发亲:年长者的泪水打湿了白发,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忧伤。
  5. 千古高风惊薄俗:历史的高风让世俗感到震惊,强调了传统美德的稀有。
  6. 两行信史在词臣:真实的历史记录在文人笔下,体现了文人对历史的记录与评价。
  7. 当时若得为男子,事主临危肯顾身:如果能成为男子,是否能够在危机时刻保护主人,揭示了性别角色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性的坚贞比作香魂,与黄泉的结合表现出其超越生死的精神。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千古高风惊薄俗,两行信史在词臣”,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历史拟人化,表现出历史的主观性和对世俗的批判。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强调传统节妇的高风亮节,批判薄俗的世风,体现出对女性的尊重与对社会不公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魂:象征着纯洁与美好的灵魂。
  • 黄泉:代表死亡与阴间,强调生命的终结。
  • 白发:象征着年长者的悲伤与无奈。
  • 高风:象征着高尚的品德与理想。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承载了情感,更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对理想道德的追求,表现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香魂”指的是什么? A. 逝者的灵魂
    B. 美丽的花香
    C. 传统的节操
    D. 诗人的情感

  2. “千古高风惊薄俗”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历史的赞美
    B. 对世俗的批判
    C. 对女性的崇敬
    D. 对男性的期望

  3. 诗中提到的“黄泉”意指? A. 生命的开始
    B. 阴间或死亡
    C. 人生的旅程
    D. 自然的循环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蛇传》:表现了对女性坚贞不渝的赞美与对爱情的向往。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马仕彪的《咏毕氏节妇》在对亲情的描写上有类似之处,均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则与本诗在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上有所呼应,均体现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中国女性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鹅溪净称烟笼月 水调歌头·潇洒东湖上 鹧鸪天(西湖)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次赵帅开西湖韵) 减字木兰花(郑尚书席上借前韵) 水调歌头 减字木兰花 土圭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实打实 追踪觅影 染须种齿 腼惧 包含裕的成语 朱盘玉敦 鳥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草草收兵 三牢 檄文 豪开头的成语 包含酱的词语有哪些 荣归 香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金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题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