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参寥子寄秦少游三绝时少游举进士不得

《次韵参寥子寄秦少游三绝时少游举进士不得》

时间: 2025-05-04 03:22:19

诗句

得失秋毫久已明,不须闻此气峥嵘。

何妨却伴参寥子,无数新诗咳唾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2:19

原文展示:

得失秋毫久已明,不须闻此气峥嵘。何妨却伴参寥子,无数新诗咳唾成。

白话文翻译:

得失的道理早已看得清楚,不必再去关注那些骄傲的气概。何妨和参寥子一同吟诗作对,尽管这些新诗只是一些无谓的咳嗽声。

注释:

  • 得失:指的是成功与失败。
  • 秋毫:比喻细微之事,出自《史记·平原君赵阏传》。
  • 峥嵘:形容气势雄伟,突出。
  • 参寥子:指的是道教的隐士,象征清幽高远的生活。
  • 咳唾:比喻随意的言语,指不重要的东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元净,宋代僧侣,擅长诗词,常以禅宗思想为基础,作品具有独特的禅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对秦少游的赠诗时,表达了对科举得失的淡然态度,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面对仕途失意的心理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得失的豁达理解,尤其是对科举失意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得失秋毫”指出人生的得与失本质上是微不足道的,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省。接着,诗人以“何妨却伴参寥子”来展现他对道教隐士生活的向往,暗示在喧嚣的世俗中寻找一份内心的宁静和智慧。最后一句“无数新诗咳唾成”则是对当下诗歌创作的一种自谦与幽默,表达出对诗歌创作的随意态度与对成就的淡泊。整首诗在风格上既有哲理的深邃,又不失生活的轻松,体现了作者的洒脱和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得失秋毫久已明:得失的道理已经明了,指明了作者对世事的洞察。
  2. 不须闻此气峥嵘:不需要去在意那些张扬的气概,反映了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
  3. 何妨却伴参寥子:为何不选择与道教的隐士一起吟诗作乐,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4. 无数新诗咳唾成:即使创作的诗如咳嗽般随意,也无妨,体现了对创作轻松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既有节奏感。
  • 比喻:将诗作比喻为“咳唾”,展现了对创作的轻松态度。

主题思想:

诗中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对人生的得失不以为意,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陶醉。同时,诗人对诗歌创作的随意与不拘一格,也反映了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毫:象征细微之事,强调得失在大局中的渺小。
  • 参寥子:象征隐士生活,体现追求清幽的生活态度。
  • 新诗:象征创作,反映出诗人的创作心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得失秋毫”意指什么?

    • A. 得失是很重要的
    • B. 得失是微不足道的
    • C. 得失无所谓
    • D. 得失是人生的全部
  2. “参寥子”象征什么?

    • A. 诗人
    • B. 隐士生活
    • C. 朋友
    • D. 科举
  3. 诗中“咳唾”指代的是什么?

    • A. 高雅的诗作
    • B. 随意的诗歌
    • C. 重要的文献
    • D. 无意义的言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表现对国家命运的思考,情感更加沉重,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则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中透出一种对自然的亲近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塞马歌答杨侍郎 清明省扫归舟陆相半 读段氏说文解字注心部𢝊字下知徐楚金系传吴中顾氏黄氏各有影钞北宋之本不禁神往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 古诗 古诗 古诗 度韩侯岭 严子陵 忆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森仗 包含亭的成语 点头会意 敛手束脚 资位 言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记忆犹新 替工 患难相死 齊字旁的字 田连阡陌 上斋 食字旁的字 磁控 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