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9:20
遣闷
作者: 刘琏 〔明代〕
天光沉阴岁将暮,
客子驱车逐归路。
塞鸿叫入吴江云,
野鸟对立枯桑树。
茫茫四顾少行人,
栝苍之山渺何处。
愁心如水水复冻,
焉得滔滔向东注。
天色阴沉,岁末将至,
旅人驱车赶路归家。
塞外的大雁在吴江上空鸣叫,
野鸟在枯萎的桑树上对立。
四周望去,行人稀少,
苍翠的山脉远在何处。
愁苦的心情如水般凝结,
如何能像滔滔江水一样向东流注?
刘琏,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写景抒情见长。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该诗写于年末,正值岁暮时分,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归乡的渴望,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无奈。
《遣闷》是一首充满愁苦和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岁末的阴沉天色中,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不断涌上心头。诗的开篇通过描绘阴暗的天光,营造出一种愁绪的氛围,仿佛在暗示着即将结束的一年所带来的沉重心情。
“客子驱车逐归路”一句,生动地描绘出诗人作为旅人的身份,以及在归途中对家的向往。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塞鸿和野鸟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内心的共鸣。大雁的叫声引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而枯桑树下的野鸟则象征着孤独与无助。
在“茫茫四顾少行人”中,诗人四下张望,发现周围的寂静与冷清,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这一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孤寂。最后,诗人以“愁心如水水复冻”作结,令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愁苦如同冰冻的河水,无法自由流动,无法发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旅人对归属与亲情的渴望,以及在岁末时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诗人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地将读者引入他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旅人对归属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无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思乡之情。
“客子”在诗中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他的朋友
C. 一个陌生人
D. 他的家人
“茫茫四顾少行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安宁
“愁心如水水复冻”中的“水”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愁苦
C. 财富
D. 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