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

时间: 2025-04-30 19:06:23

诗句

一室守丘壑,四海无遐想。

乐此邻里欢,坐阅草木长。

燕寝北窗下,枕几遂俯仰。

清风动柴荆,白日照穷巷。

接目有佳色,到耳无惊响。

乐哉心迹安,庶保神气养。

百年茅檐旧,邈矣千载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6:23

原文展示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 ——庞谦孺〔宋代〕

一室守丘壑,四海无遐想。
乐此邻里欢,坐阅草木长。
燕寝北窗下,枕几遂俯仰。
清风动柴荆,白日照穷巷。
接目有佳色,到耳无惊响。
乐哉心迹安,庶保神气养。
百年茅檐旧,邈矣千载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独守一室,心无杂念,乐于与邻里欢聚,静坐于草木之间,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坐在北窗下,枕着桌子,时而仰望,时而低头,静享清风拂动柴荆,阳光洒在小巷中,眼前是美丽的风景,耳边是宁静的环境。内心的安宁让人感到快乐,这样的生活能够养生养气。诗人回首百年,感叹这份宁静与悠远,仿佛穿越千年。

注释

  • 一室守丘壑:在一间小屋中守着山丘和沟壑。
  • 四海无遐想:四海之内没有远大的想法。
  • 乐此邻里欢:乐于与邻里共享欢乐。
  • 燕寝:指在家中安睡的意思。
  • 接目有佳色:眼前有美丽的风景。
  • 庶保神气养:可以保全精神和身体的健康。
  • 百年茅檐旧:百年的茅草屋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庞谦孺,宋代诗人,性情洒脱,崇尚自然,提倡田园生活,作品多反映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宋代社会普遍追求安稳的生活,诗人以此诗歌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田园生活场景,诗人把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前四句以“守丘壑”和“无遐想”开篇,描绘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诗人乐于与邻里相处,表现出一种人际间的和谐与温暖。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北窗下的静谧时光,清风拂动,阳光洒落,构建出一种舒适的生活环境。诗中“接目有佳色,到耳无惊响”更是强调了这种安静的美,内心的宁静成为生活的真正追求。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以“百年茅檐旧”感慨时光的流逝,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和对生命的思索。整首诗在平淡中透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渗透着对生命本质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室守丘壑:在小屋中静守着大自然的山丘和沟壑,表现出一种安静与自足。
  • 四海无遐想:心中没有远大的理想,强调了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 乐此邻里欢:快乐地与邻居们相处,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 坐阅草木长:坐在这里,静静地欣赏草木的生长,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燕寝北窗下:在北窗下安静入睡,体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 清风动柴荆:清风拂动柴荆,描绘了自然的气息。
  • 白日照穷巷:阳光洒在小巷中,表现出一种温暖而恬静的氛围。
  • 接目有佳色:眼前的美好风景让人陶醉。
  • 到耳无惊响:耳边没有任何打扰的声音,强调了宁静。
  • 乐哉心迹安:心灵愉悦且宁静。
  • 庶保神气养:这样的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
  • 百年茅檐旧:百年的茅草屋檐,感慨岁月的流逝。
  • 邈矣千载上:仿佛跨越千年,表达了对时间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丘壑”比喻自然环境的优美。
  • 对仗:如“白日照穷巷”,形成音韵的和谐。
  • 拟人:清风拂动,给自然赋予了生命的感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丘壑:象征自然的美和宁静。
  • 邻里: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 清风:象征自然的清新与自由。
  • 百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燕寝”指的是: A. 在家中安睡
    B. 在外游玩
    C. 在田野工作
    D. 在山上静坐

  2.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恬淡自适
    C. 忧心忡忡
    D. 追逐权力

  3. 诗中提到的“清风动柴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快乐
    C. 宁静
    D. 忐忑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但庞谦孺的诗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陶渊明则更注重个体的内心世界。两者都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点。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庞谦孺与宋代田园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江月 石鼓山雨中作 西江月 悼往 西江月 其三 西江月·丹是色身妙宝 西江月 西江月 赠段知一 西江月 其四 为故人黄松髯写桐阴诗思小像 西江月(八) 西江月 其二 西江月·翠岭游仙梦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盘维 书生气 马蝍蟟 自字旁的字 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睿歟 买日 辰字旁的字 遂非文过 甘字旁的字 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情若手足 巳字旁的字 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山颓木坏 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插插花花 半信不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