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1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9:50
古诗
作者: 庞谦孺 〔宋代〕
西风正浩荡,出门无所寻。
强起理菊花,聊以慰我心。
傍篱见南山,经旬阻秋霖。
岂不欲傲游,虑此泥泞深。
凉飚带寒烟,暝色著高林。
归鸟未遑栖,槭槭风叶吟。
游子悲故乡,感吠岁月深。
一室蔽蓬蒿,空壶绝孤斟。
徘徊东墙下,仰视林端参。
耿耿夜何长,白露湿衣襟。
西风正猛烈地吹拂,我出门四处寻找,却没有目的。
勉强去整理菊花,聊以安慰我内心的孤寂。
在篱笆旁,看到南山,却因连日的秋雨而无法出游。
我难道不想高傲地游玩,然而考虑到眼前的泥泞太深。
凉爽的风夹带寒冷的烟雾,昏暗的天色笼罩着高大的树林。
归来的鸟儿还没来得及栖息,树叶在风中轻轻吟唱。
游子对故乡感到深深的悲伤,感叹岁月的流逝。
一间房子被荒草覆盖,空壶里没有酒可斟。
我在东墙下徘徊,仰望着林间的星辰。
漫漫长夜何其漫长,白露湿透了我的衣襟。
作者介绍
庞谦孺,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风格清新隽永。庞谦孺一生经历变迁,常在游子身份中感受到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西风渐起,诗人因天气和人生境遇而感到孤独与忧伤。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织,表现出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深刻反思。
庞谦孺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游子在秋日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全诗以“西风正浩荡”开头,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随之而来的“出门无所寻”则传达出一种迷茫和无助的心境。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互动来寄托内心的情感,尤其是在“强起理菊花,聊以慰我心”中,菊花作为象征长寿与孤独的花卉,恰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接下来的描写中,通过“傍篱见南山,经旬阻秋霖”,表现出对美好景色的渴望,却被连绵的秋雨所阻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无奈与失落。在对归鸟未栖和秋风吟叶的描绘中,诗人巧妙地将自身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叹。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游子悲故乡,感吠岁月深”中达到高潮,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岁月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最后几句描绘漫漫长夜的孤独,白露湿衣襟的细腻感受,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冷冽,也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游子的内心挣扎,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对自然、时间和自身处境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西风正浩荡”描绘的是哪个季节?
“强起理菊花,聊以慰我心”中的“理”字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归鸟”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