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0:36
依韵和张中乐寺丞见赠
作者:梅尧臣
朝车走辚辚,暮车走辘辘。
黄埃蔽车轮,赤日烁车屋。
靡论远与近,安问疏与熟。
贤愚各有求,往返相磨毂。
我马不出门,我迹亦以局。
心慕中乐贤,道义闻且宿。
其言清而新,其貌古不俗。
书可到二王,辩可折五鹿。
往见未为劳,定交然後笃。
惠诗何劲敏,对敌射铜镞。
穿杨有旧手,惊雀无全目。
强酬非所当,宜将弓矢速。
这首诗描写了日常奔波的场景,早晨的车声轰隆,傍晚的车声又响起,尘土遮蔽了车轮,烈日炙烤着车厢。无论远近,交往的亲疏似乎都不再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彼此之间相互磨合着。我虽然不出门,行迹也局限于此。内心向往中乐的贤士,听说他的道义深厚而又值得信赖。他的言辞清晰而新颖,外貌古朴而不显俗气。书法可以追溯到王羲之,辩论技能可与五鹿相抗。过去的相见并不费力,真正的交情需要时间的考验。你送的诗歌何其精妙,面对敌人就像是射击铜箭。射中杨柳的手法早已熟练,而惊飞的雀儿却没有一只全身可用。强行酬答并不合适,还是快点用弓箭射吧。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青溪,宋代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梅尧臣在接到朋友张中乐的赠诗后所作,表现了他对友人的赞赏及对生活的思索。诗中借用日常交通的忙碌来反映人们生活的状态和心态,表达了一种对贤德之人的向往。
梅尧臣的《依韵和张中乐寺丞见赠》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通过日常的车声与尘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反思。诗的开头用“朝车走辚辚,暮车走辘辘”描绘了日复一日的奔波与忙碌,展现了生活的无常与匆忙。接下来的句子通过“靡论远与近,安问疏与熟”转向人际关系的思考,强调无论是近还是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磨合是必不可少的。
诗中提到的“我马不出门,我迹亦以局”,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忙碌环境,却内心向往更高尚的追求,体现了他对中乐的向往和对道义的重视。整首诗的语言清新而不乏古雅,既有对现实的观察,又充满了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梅尧臣作为一个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磨毂”比喻交往)、拟人(“惊雀无全目”)、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具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忙碌和对贤士的向往,表现了梅尧臣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和对道义的重视,传达了对美好品德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朝车走辚辚,暮车走辘辘”中“辚辚”和“辘辘”分别形容什么?
“我马不出门,我迹亦以局”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贤愚各有求”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