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1:09
道院偶述
陆游 〔宋代〕
景德祥符草野臣,
登封曾望属车尘。
已经成住壤空劫,
犹是东西南北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处于繁华与宁静之间的诗人。他在草野间生活,曾经在景德镇和登封等地见证过车水马龙的热闹,如今却发现无论身处何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依然是那么复杂和陌生,犹如在浩瀚的宇宙中,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诗中提到的景德镇和登封,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代表着繁华与文化的交汇。诗人通过对比宁静的乡村与繁华的都市,表达了对人世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爱国主义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著称,风格豪放而又细腻。陆游一生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对社会和人生有深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逐渐衰弱之时,诗人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思考愈加深入,体现出他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道院偶述》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景德祥符草野臣”引出诗人的身份,既是对自身身份的描绘,也是一种自我反省。接下来提到的“登封曾望属车尘”,则揭示了诗人曾经经历的繁华与热闹。这种对比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现状的反思。
诗人在“已经成住壤空劫”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似乎暗示着人们即使在繁华中,也难以逃脱空虚的命运。而“犹是东西南北人”则强调了人们在复杂世界中的孤独感和无奈,彰显了人性之普遍。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展现了陆游对人生、社会的感悟和思考,体现出他对人类命运的关切。这种情感的普遍性,使得这首诗在今天仍具有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反思。
诗词测试:
《道院偶述》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车尘”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
B. 繁华与热闹
C. 乡村生活
D. 个人的孤独
诗中“已经成住壤空劫”的意思是什么?
A. 生活的安定
B. 人生的空虚与无常
C. 对未来的希望
D. 乡村的繁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道院偶述》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孤独感,而杜甫则强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