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1:11
正月二十二日江淮发运马察院督河事於国门之
作者: 梅尧臣
江南砚工巧无比,深洞镌斲黑蛟尾。
当心隐隐骨节圆,暗淡又若帖寒朏。
样传孔子留庙堂,用称右军书棐几。
皇皇御史从东来,役徒四万如屯螘。
春风摆撼桃杏醉,野亭置酒话亹亹。
是时复有蔡中郎,笔法纵横字瑰玮。
入门下马索纸书,虬腾虎攫惊神鬼。
主人得书不惜砚,赠予觅句题花卉。
醉携惟恐失手坠,包以弋绨藏以篚。
明朝聊记一时事,驰骋文章诚不韪。
这首诗描写了江南的砚台工艺之精美,深刻细腻,特别是黑色的蛟尾砚,令人赞叹。作者提醒在使用时要小心,砚台的骨节圆润,光泽隐现,似乎还透着一丝寒意。砚台的样式传说是孔子所留,像是右军的书法工具。来自东边的御史,带着四万的役徒,犹如蚂蚁一般集结。春风中,桃花和杏花随风摇曳,酒会在野亭里愉快地进行,大家谈笑风生。此时,蔡中郎(指蔡邕)也在场,他的笔法纵横,字迹华美。进门后下马索纸书写,字如龙飞凤舞,惊动了神灵和鬼魅。主人得到书信后不惜砚台,急忙寻找句子来题写花卉。醉酒中担心失手坠落,便用丝绸包好,放入篚中。明天再聊聊此时的事情,写作的激情真是难以抑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半山,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正月二十二,正值冬春交替之际,表现了诗人在江南发运砚事时的感慨与观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传承。
梅尧臣的这首《正月二十二日江淮发运马察院督河事於国门之》,通过对江南砚台工艺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诗的开篇便以“江南砚工巧无比”引入,直接点明了主题,带出江南的工艺美学。接着通过对砚台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暗示着文化的深厚与历史的积淀。
在描写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对仗,令画面生动。诗中提到的“春风摆撼桃杏醉”,不仅描绘了春日的美景,还隐喻了文学创作的热情与灵感。同时,诗中提到的蔡中郎,象征着文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增添了文化氛围的厚重。
最后,诗人以“明朝聊记一时事”收尾,表达了写作的冲动与对生活的反思,体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文化传承的期望。这首诗不仅是对江南文化的礼赞,也是对个人创作态度的真实表达,展现了梅尧臣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江南文化的赞美与对传统工艺的珍视,表现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中追求艺术与情感的真挚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蔡中郎”是谁?
诗中描绘的“江南砚工”体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梅尧臣的这首诗,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