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4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6:24
黄驳
作者:梅尧臣 〔宋代〕
维舟饭孤村,隔岸见黄驳。
瘦牧正苦饥,疮鸟复下啄。
闵心无柘弹,投块徒自数。
力小不能中,汗颜惭且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寂的村庄,诗人划着小船在水面上,远远看到对岸的黄驳。在这里,瘦弱的牧童正在忍受饥饿,而伤痕累累的鸟儿却在地上啄食。诗人心中感到难过,却没有弓箭可用,只能徒劳地投掷石块来试图驱赶它们。由于力气太小,无法准确击中目标,诗人感到羞愧和沮丧。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青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描绘乡村景象和日常生活,反映出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黄驳》创作于梅尧臣晚期,他在一段时间的游历中,观察到乡村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界的不易,因而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弱者的同情。
《黄驳》是一首描写乡村孤寂与自然艰辛的诗。诗人通过“维舟饭孤村”的开篇,展现了一个孤独的乡村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感觉。而“隔岸见黄驳”则用简单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与朴素。诗中“瘦牧正苦饥”描绘了牧童的艰辛,蕴含着对社会底层人群的同情。再加上“疮鸟复下啄”,不仅突显了自然的残酷,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无奈关系。
诗人在面对此情此景时,感到心中烦闷,因而提到“闵心无柘弹”,表现出内心的无力与失落。虽然想要有所行动,却只能“徒自数”,无奈之感油然而生。结尾的“力小不能中,汗颜惭且渥”更是将诗人的羞愧与沮丧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了他对自身无能为力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在悲伤与无奈中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的感慨,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无奈,极具感染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深刻观察,对自然艰难的无奈,以及对弱者的同情,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中提到的“瘦牧”指的是哪个角色?
A. 诗人
B. 牧童
C. 渔夫
答案:B
诗人感到无能为力的原因是什么?
A. 没有食物
B. 没有柘弹
C. 没有朋友
答案:B
“汗颜惭且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羞愧
C. 骄傲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