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1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19:30
夜飞鹊
作者: 刘基 〔元代〕
中天旧时月,还照元宵。
山叠叠,水遥遥。
碧云日暮去无际,
玉人何处吹箫。
东风尚怜故苑,
尽莺含脆管,柳舞纤腰。
凭高望断,旋添清泪作春潮。
欲问广寒音信,
鲸浪涌鱼蜚,不到层霄。
芳径苍苔渐满,
琼轩珠缀,空掩蟏蛸。
几时再得,海棠花底候鸣镳。
但长烟绿树,青芜暝霭,相对魂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元宵佳节的夜晚。山峦层叠,水流遥远,碧蓝的天空与日落交汇,仿佛无边无际。诗人思念的人在何处吹奏箫声呢?东风依然怜惜着旧日的园林,黄莺在树上鸣唱,柳树轻舞着细腰。站在高处遥望,心中不禁流下清泪,像春潮般涌动。想要问问那广寒宫里的音信,海浪翻涌,鱼儿飞跃,却无法到达那层层云霄。芳香的小径上青苔渐渐铺满,琼楼玉宇上的珠子闪烁,空荡荡地掩映着蟏蛸。什么时候才能再度在海棠花下等候呢?但长长的烟雾与绿色的树木,青涩的草地与暮霭相对,让人心神恍惚,魂消魄散。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景星,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文学上才华横溢,诗风婉约,融合了唐诗的精致和宋词的细腻。刘基一生致力于反元复明,曾参与明朝建立的事业。
《夜飞鹊》创作于元代末年,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之际。诗人在元末对旧日繁华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交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失去的哀伤。
《夜飞鹊》是一首充满思念和幽怨的诗。全诗借着元宵这一传统节日,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心中人的深切怀念。诗中描绘的月光、山水、东风、鸣鸟,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哀伤的画面。开头的“中天旧时月”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月光照耀着元宵,仿佛在提醒人们团圆的美好。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玉人何处吹箫”的迷茫与思念,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逐渐引入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渴望。特别是“凭高望断,旋添清泪作春潮”一句,情感达到高潮,泪水如春潮般涌动,令人感同身受。最后几句则用“海棠花底候鸣镳”表达了对重逢的期待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无奈和失落。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希冀,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春风、莺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以及对心上人的思念。情感细腻,意象生动,展现了孤独与无奈的主题。
《夜飞鹊》中的“中天旧时月”指的是什么?
“凭高望断,旋添清泪作春潮”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东风尚怜故苑”中的“故苑”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