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2:57
灵祐观
范成大
旸谷西门锁洞宫,
古苔斑驳桧蒙茸。
百廊三殿惟眢井,
万壑千岩有瘦筇。
这首诗描绘了位于旸谷的灵祐观,西门锁住了洞府的宫殿,古老的苔藓斑驳,苍翠的桧树上长满了茸毛。在这座庙宇中,百条走廊和三座殿堂只剩下一个井,万壑千岩之间有一根瘦弱的竹子。
灵祐观是道教的一个观庙,常常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地方。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建筑物,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与对悠久历史的思考。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蕙堂,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擅长山水田园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灵祐观位于浙江,是范成大游历时所见,诗中通过对静谧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灵祐观》通过宁静的自然与古老的建筑,展示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诗的开头用“旸谷西门锁洞宫”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给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感觉。接着“古苔斑驳桧蒙茸”通过古苔和桧树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积淀与岁月的流逝,仿佛在叹息人事如梦。
在“百廊三殿惟眢井”中,百条走廊和三座殿堂的静谧,加上只剩下的一个井,突显出一种孤独和荒凉的气氛,似乎在传达着对繁华落尽的感慨。而“万壑千岩有瘦筇”则用瘦竹象征着孤寂和清雅,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哲思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他对道教文化的理解和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如“瘦筇”),对仗(如“百廊三殿”),以及意象的丰富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推崇,体现了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融合的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旸谷”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瘦筇”指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