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2:44
大丫隘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峡行五程无聚落,
马头今日逢耕凿。
麦苗疏瘦豆苗稀,
椒叶尖新柘叶薄。
家家妇女布缠头,
背负小儿领垂瘤。
山深生理却不乏,
人有银钗一双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于峡谷的情景,走了五程路却没有见到村落,今天马头却遇到了农田的耕耘。田里的麦苗稀疏,豆苗也不多,椒叶刚刚发尖,柘树的叶子显得很薄。每家每户的妇女都用布头缠着头,背着小孩,领口垂着赘肉。虽然山深人少,但生活依旧不缺乏,人的头上插着一双银钗,显得颇有气派。
作者介绍:范成大,字景仁,号石湖,江苏常熟人,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乡土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但也正是这样的背景下,农民的生活依然在继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和人们的生活,反映了对乡土的留恋和对人间温情的关注。
《大丫隘》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们生活的细腻观察。诗的开篇以“峡行五程无聚落”引入,描绘出峡谷中静谧而又孤独的行走,暗示了人烟稀少的环境。这种空旷感也为接下来的农田景象做了铺垫。接着,诗人描绘了田间的景象,麦苗稀疏、豆苗不丰,映衬出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诗中“家家妇女布缠头,背负小儿领垂瘤”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妇女的日常生活状态,既展示了她们的辛勤,又流露出一种无奈。最后一句“人有银钗一双插”则在艰苦的生活中透出一丝人情味,表现出女性的优雅与气质。这种对比使整首诗在写实中又不失温情,展示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们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人性和温情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大丫隘》的作者是谁?
诗中描述的田间劳作主要是谁在进行?
诗中提到的“银钗”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