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4:52
和玉汝弟感秋偶书
作者: 韩维 〔宋代〕
园林雨余清,碧色遍秋草。
露叶委闲阶,风荷乱幽沼。
晨昏爽气嘉,吾意欲轻矫。
古来达道者,冥冥独见晓。
四序虽代换,一物未尝老。
况兹浮幼质,终非智人保。
唯有至真界,日日无非好。
岂同世俗情,妄计迟与早。
矢诗勿庸多,万事一能了。
在园林的雨后,空气清新,秋草遍布大地。
露珠在宁静的台阶上滴落,风吹动着荷花在幽静的池沼中摇曳。
早晨和傍晚的清爽气息真好,我想要轻松自在地生活。
古往今来,真正懂得大道的人,往往在冥冥中领悟真理。
四季虽在交替变化,但万物从未真的衰老。
更何况这浮躁的年华,终究不是智慧所能保全的。
只有在至真的境界里,日日都能体验到美好。
岂能和世俗的情感相比,妄图计算迟早的得失。
写诗无需太多,万事只需一心去做。
韩维,字梦阮,号玉汝,南宋时期的诗人。韩维为人淡泊志行,善于抒发内心的感受,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与哲理思考。
此诗写于秋季,正值作者感受到自然轮回的变化以及内心的沉思,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秋季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开篇以“园林雨余清”描绘出秋雨后的清新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秋日氛围。接着通过“露叶委闲阶,风荷乱幽沼”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静谧,诗人似乎在此刻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安宁。逐渐转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作者提到“古来达道者,冥冥独见晓”,强调了真正的智慧往往是在沉静中领悟而来,这种领悟与自然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进一步探讨了时间与生命的关系,指出“四序虽代换,一物未尝老”,表明万物虽在变化,但其本质并未衰老,甚至“浮幼质”也不可寄托于智慧之上。这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活的豁达与释然。最后,诗人以“矢诗勿庸多,万事一能了”结束,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态度:不必追求数量,而是在于心中所想与所感。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真实体验的重要性。
诗中“园林雨余清”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作者认为真正的智慧来自于哪里?
“四序虽代换,一物未尝老”表达了什么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