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象之河上见怀之作

《和象之河上见怀之作》

时间: 2025-05-07 16:42:50

诗句

一昨芳郊祖画轮,索居南北对残春。

忽传河上相望意,未觉庵中独处人。

几有高怀投绂冕,尚缘微禄走风尘。

世间万事徒劳耳,清颍归来理钓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2:50

原文展示:

和象之河上见怀之作
作者: 韩维 〔宋代〕

一昨芳郊祖画轮,
索居南北对残春。
忽传河上相望意,
未觉庵中独处人。
几有高怀投绂冕,
尚缘微禄走风尘。
世间万事徒劳耳,
清颍归来理钓纶。

白话文翻译:

前几天在芳香的郊野里,看到祖先的画轮,
我一个人孤独地住在南北方向,面对着残余的春天。
忽然传来河上相望的情意,
我没觉察到庵中已是独自一人。
有几人有高尚的志向,却投身于世俗的官职,
还有些人因微薄的俸禄而奔波于风尘之中。
世间的万事皆是徒劳,
我只想回到清澈的水边,认真地钓鱼。

注释:

  • 芳郊:指花草芳香的郊野。
  • 画轮:可能指的是古代的车轮,寓意祖辈的遗留和传统。
  • 高怀:高尚的志向或理想。
  • 绂冕:古代官员的帽子,象征官职。
  • 微禄:微薄的俸禄,指收入不丰厚。
  • 风尘:指世俗的纷扰和劳碌。
  • 清颍:指清澈的水流,这里强调宁静和自然。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韩维,字德明,号云阳,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文人背景深厚,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以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一个春日,诗人因怀念友人而写,反映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俗的反思。开头的“芳郊”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面,然而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却感受到一种被遗忘的孤独。诗人对于高尚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他对官场和世俗生活的不屑。尤其是“世间万事徒劳耳”,道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最后,诗人希望回归自然,钓鱼的意象更是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一昨芳郊祖画轮:回忆在春日郊外的美好画面,强调祖辈的影响。
    2. 索居南北对残春:独自一人,感受到春天的残余,意境孤寂。
    3. 忽传河上相望意:突然想到河对岸的友人,情感的寄托。
    4. 未觉庵中独处人: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5. 几有高怀投绂冕:有志之士却依然追逐功名,感到无奈。
    6. 尚缘微禄走风尘:微薄的收入驱使人们在尘世间奔波。
    7. 世间万事徒劳耳:对世俗事务的失望,强调生命的无常。
    8. 清颍归来理钓纶:向往归于自然,钓鱼象征着闲适与宁静。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怀”与“微禄”形成对比,增强诗意。
    • 比喻:将钓鱼作为一种理想生活的象征,体现诗人的追求。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厌倦、对自然的向往,以及人生态度的哲理思考,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芳郊:象征美好的自然和生命力。
  • 残春:暗示时间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绂冕:代表权力和名利,象征世俗的诱惑。
  • 清颍:象征宁静和自然的归宿,体现诗人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维的“高怀”指的是什么? A. 权力
    B. 高尚的志向
    C. 财富

  2. 诗中提到的“清颍”象征着什么? A. 名利
    B. 自然的宁静
    C. 友谊

答案:1. B;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但韩维在这首诗中更多地反映了对人生失落的感慨,而陶渊明则强调了对田园的热爱与归属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韩维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赏析》
  • 《中国古代诗词精品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月饮崔白石宅对圆石 和姚道尊五指山诗 和云龙雅咏诗 舟入江阴集句 重游东岩 接家书 自粤贼倡乱以来蔓延大江南北今已七年矣老师縻饷平定无期烦惋之余忾然有作 其六 自粤贼倡乱以来蔓延大江南北今已七年矣老师縻饷平定无期烦惋之余忾然有作 其五 自粤贼倡乱以来蔓延大江南北今已七年矣老师縻饷平定无期烦惋之余忾然有作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齲字旁的字 无胫而行 黄口孺子 浮光跃金 走字旁的字 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魚字旁的字 谬想天开 通司 切痛 言字旁的字 丐户 病字头的字 洋文 忧愤成疾 日久见人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