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庭芳 效东坡作

《满庭芳 效东坡作》

时间: 2025-05-10 07:22:24

诗句

归去来兮,半生歧路,天涯南北西东。

弋人何慕,造化任冥鸿。

曾是先朝执戟,今衰矣、白首扬雄。

休点检,并游英俊,五相一渔翁。

丹衷。

举头望,长安万里,一朵云红。

把致君尧舜,付与诸公。

赢得老身强健,尽驱使、明月清风。

浣溪畔,先生醉也,拍手笑儿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2:24

原文展示

满庭芳 效东坡作
归去来兮,半生歧路,天涯南北西东。
弋人何慕,造化任冥鸿。
曾是先朝执戟,今衰矣白首扬雄。
休点检,并游英俊,五相一渔翁。
丹衷。举头望,长安万里,一朵云红。
把致君尧舜,付与诸公。
赢得老身强健,尽驱使明月清风。
浣溪畔,先生醉也,拍手笑儿童。

白话文翻译

归去吧,我来这里已过半生,走过了许多歧路,四处奔波。
打猎的人何必追慕虚无的名利,听天由命如同冥冥中的鸿雁。
我曾是昔日的将领,如今衰老已近白头。
不必再去点检那些英俊人物,五位宰相和渔翁的生活。
我心中所想,抬头望去,长安在千里之外,一朵红云飘浮。
我把致君尧舜的理想,托付给那些志同道合的人。
赢得了健康的老身,尽情享受明月和清风的陪伴。
在浣溪的岸边,老师已经醉了,拍手笑着看着孩子们。

注释

  • 归去来兮:归去吧,表达归隐之意。
  • 弋人:指猎人,象征追求名利的人。
  • 执戟:指古代的将领或武士。
  • 长安:古代京城,象征繁华和理想的地方。
  • 尧舜:古代贤君,象征理想的统治者。
  • 浣溪:指浣洗河边,象征自然与闲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书法家,以诗词和散文著称,风格豪放、清新。他在文学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杨慎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选择隐居生活,诗中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诗歌鉴赏

《满庭芳》这首词展现了杨慎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诗人以“归去来兮”开篇,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与归隐之志。通过“半生歧路”,诗人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感叹人生的无常与变幻。而“天涯南北西东”则描绘了他曾经的漂泊与追寻,显示出一种广阔的视野与对过往的反思。

接下来的句子,诗人通过“弋人何慕,造化任冥鸿”抒发了对名利的淡然态度,强调自然与命运的无常。曾经的荣光与威风,如今已如“白首扬雄”,感慨岁月无情,英雄也终将衰老。

在“休点检,并游英俊”中,诗人对往日英雄人物的回忆中透出一丝无奈,他不再在意那些浮华耀眼的成就,而是选择与自然和谐共处。接下来的“举头望,长安万里,一朵云红”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长安作为古都,象征着理想与尊荣。最后一节描述了作者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享受着明月清风的惬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首词通过意象的描绘,将人生的哲理与自然的宁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归去来兮:表达归隐的决心与渴望。
  2. 半生歧路:回顾人生,感叹曾经的迷茫与选择。
  3. 天涯南北西东:描绘四处游历的经历。
  4. 弋人何慕:质疑追名逐利的意义。
  5. 造化任冥鸿:豁达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6. 曾是先朝执戟:回忆往日的光辉岁月。
  7. 今衰矣白首扬雄:感叹时光流逝,英勇已不再。
  8. 休点检:不再追求过去的成就。
  9. 并游英俊:与其追随英雄,不如自得其乐。
  10. 丹衷:抒发真情实感。
  11. 举头望:向往理想与未来。
  12. 长安万里,一朵云红:象征理想的长安与渴望的美好。
  13. 把致君尧舜:寄托对理想统治者的希望。
  14. 付与诸公:将理想托付给志同道合之人。
  15. 赢得老身强健:享受健康的晚年生活。
  16. 尽驱使明月清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17. 浣溪畔,先生醉也:描绘闲适的生活场景。
  18. 拍手笑儿童:展现对儿童的喜爱与对生活的乐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造化任冥鸿”将命运比作鸿雁,强调命运的无常。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对称与和谐,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象征:长安、云红等意象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向往自然与自由的生活,同时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安:象征理想、荣华与追求的目标。
  • 白首:象征岁月与衰老,反映人生的无常。
  • 明月清风: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和谐,体现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归去来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C. 对英雄的崇拜

  2. 诗中“长安”象征什么? A. 平凡生活
    B. 理想与尊荣
    C. 自然与和谐

  3.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一味追求名利
    B. 超脱与追求自然的和谐
    C. 追求权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杨慎的《满庭芳》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但杨慎更强调归隐与超脱,苏轼则更多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豪放。

参考资料

  • 《杨慎集》
  • 《明代诗词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赐秦国大长公主挽词三首 其一 夜宿朴树湾 秋夜闻雨 登金山 张叔挽诗二首 张叔挽诗二首 中秋玩月 游善应禅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虎掷龙拿 包含罡的词语有哪些 魂慴色沮 包含响的成语 偪介 暖气 呈子 大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芥子须弥 酤买 鸣漱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子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大隐朝市 言行不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