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4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5:08
思归偶成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春来便拟问归津,
转眼江流若许深。
六十岁翁穷塞客,
八千里路故乡心。
鹃啼月树添征思,
鹊语风檐悮好音。
只有云山遮不断,
梦随栩蝶过家林。
春天来了,我便打算询问归乡的渡口,但转眼间江水已经深得不可测。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六十岁的老人我,依然是一个穷苦的旅客,心中惦念着那八千里外的故乡。杜鹃鸟在月夜的树上啼叫,增添了我的思乡之情,喜鹊在风檐下啁啾,带来美好的声音。唯有那云山,无法遮断我对故乡的思念,梦中我随同翩翩起舞的蝴蝶,飞过家乡的树林。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抒情诗见长,作品多表达思乡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李曾伯晚年,反映了他漂泊异乡的心境,借春天的到来和自然景象,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的沉思。
《思归偶成》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春天的到来让作者心生归乡的念头,但瞬息万变的江流却让归途显得遥不可及。六十岁的老人,在八千里漫长的路途中,虽身在异乡,却始终心系故乡,诗中的“穷塞客”道出了他身处困境的无奈。
杜鹃的啼叫和喜鹊的言语,增强了思念的情绪,象征着孤独旅者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后四句,借云山遮不断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无论距离多远都无法割舍,梦中随蝴蝶飞过家乡的树林,更是勾勒出了一幅温馨而又美丽的画面,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现了深厚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兼具哲理与审美,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人们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六十岁翁”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八千里路”是指什么?
诗中“只有云山遮不断”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思归偶成》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