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减字木兰花 红叶

《减字木兰花 红叶》

时间: 2025-08-09 08:37:21

诗句

霜酣千树,踏遍洞庭西去路。

不会伤秋,只当花林烂漫游。

山桥野岸,尚有垂杨青一半。

落尽金风,看入谁家锦字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08:37:21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红叶
作者: 曹溶 〔明代〕

霜酣千树,踏遍洞庭西去路。
不会伤秋,只当花林烂漫游。
山桥野岸,尚有垂杨青一半。
落尽金风,看入谁家锦字中。

白话文翻译:

在霜冻的季节,千树的红叶如醉般迷人,我踏遍了洞庭湖的西边小路。
这场景不会伤害秋天,反倒让我在花林中尽情游玩。
山边的桥和野岸上,仍有一半的垂杨树是青翠的。
当金风落尽的时候,不知道哪家会把这美景写成锦字呢?

注释:

  • 霜酣:霜降时节,形容霜似乎喝醉了一样,景色迷人。
  •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风景秀丽。
  • 金风:秋风的别称,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锦字:指美好的文字或图案,常用于比喻诗文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溶,明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秋季的时节,正值红叶纷飞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 红叶》以其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诗的开头“霜酣千树”便拉开了秋天的序幕,霜的到来使得千树红叶如醉般绚烂,给人一种无法抵挡的美感。接着,诗人踏上了“洞庭西去路”,这种行走不仅是对自然的探索,也是对心灵的追寻。

诗中提到“不会伤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珍视,尽管秋风萧瑟,但在他眼中,这是一种“花林烂漫”的游乐。在“山桥野岸”一段,诗人描绘了自然中常见的景致,尤其是那半边“垂杨”,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延续和希望。

最后一句“落尽金风,看入谁家锦字中”,则引发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在落叶飘零之际,思考着谁会把这幅美景化作文字,流传后世。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蕴含着诗人的哲思和情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酣千树:描绘了霜降后,树木被霜染成红叶,形成壮观的景象。
  2. 踏遍洞庭西去路:诗人踏上探索之旅,象征着对自然和人生的追寻。
  3. 不会伤秋,只当花林烂漫游: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认为秋天的美丽不应被伤害。
  4. 山桥野岸,尚有垂杨青一半: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生机与美丽,表现出生命的延续。
  5. 落尽金风,看入谁家锦字中:引发对美好事物的思考,寄托了对诗意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霜酣”比喻霜降的浓重。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山桥野岸”,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美景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带来宁静和美丽。
  • 红叶:象征着生命的辉煌与短暂,反映了秋天的成熟。
  • 垂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霜酣千树”是形容什么? A. 雪景
    B. 红叶
    C. 春花

  2. “落尽金风”中“金风”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3. 诗人对秋天的态度是: A. 伤感
    B. 喜爱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孤独与哲思。
  • 杜甫的《春望》: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故国的思念,与曹溶的乐观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曹溶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选》

相关查询

步蟾宫(九月二十六夜宿周师从家。睡觉,风雨起,有怀木犀) 乌夜啼 两同心 南歌子 倒垂柳 生查子 西江月 南歌子 生查子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菩的词语有哪些 袁张 闻风自遁 气结 皿字底的字 草字头的字 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行跣 收合余烬 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祅鸟 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云布雨润 不毁之制 銮迾 齒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解兵释甲 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