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5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56:42
南歌子
作者:杨无咎 〔宋代〕
露宠妆成态,风扶醉里身。
谩劳驿使走征尘。
岭外陇头何处不知春。
诗思清如水,毫端妙入神。
可怜徒效越娘颦。
为问吟哦摹写几曾真。
露水滋润了妆容,微风轻轻扶持着醉意朦胧的身影。
徒然让驿使奔波于征途的尘埃中。
山岭之外哪里不知春的气息呢?
我的诗思清澈如水,笔端的妙趣如神灵般入心。
可怜我徒然模仿越娘的皱眉。
想问吟唱和描摹,几时才能真切表达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无咎,字子青,号云山,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词歌赋繁荣的阶段,诗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展现了对自身艺术创作的思考。
《南歌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美的追求。开头几句,诗人以“露宠妆成态,风扶醉里身”描绘出一个春日的美丽形象,露水滋润着妆容,微风轻抚,营造出一种醉人的氛围。接着,诗人感到自己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似乎徒劳无功,驿使在征尘中奔波,暗示创作的艰辛与不易。
“岭外陇头何处不知春”,这句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普遍性的思考,春天不仅仅存在于某个地方,而是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之而来的“诗思清如水,毫端妙入神”,则表现了诗人对创作灵感的赞美,诗思如清水般透明,而笔端的表现更是神韵交融,意象鲜明。
最后几句,诗人自嘲地提到“可怜徒效越娘颦”,表明自己在追求艺术时的不自信与忧虑,想要追求越娘那种美,却难以做到真实而动人。这种自我反思使整首诗更具深度,体现了对自身创作的困惑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春天、美丽和创作的主题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无奈与思考,情感深沉而细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身艺术的探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越娘”代表什么?
A. 一位战士
B. 一位美女
C. 一位诗人
D. 一位农夫
诗中“风扶醉里身”意指什么?
A. 风把人喝醉了
B. 风轻轻抚摸醉人的身影
C. 风让人清醒
D. 风带走了醉意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A. 财富
B. 名声
C. 美与艺术
D.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