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3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6:05
寒窗辨理,厾落参商犹未已。
圆缺逡巡,时晦时明学子心。
那年初试,号舍扃绢拼折桂。
偶幸功成,不负当年那盏灯。
在寒冷的窗前苦苦钻研,星辰的起伏仍然没有停止。
月亮的圆缺交替,让学子的心情时而阴郁,时而明朗。
那年初次考试,宿舍门口挂着绢帕,拼命争取荣誉。
偶然间功成名就,不辜负当年那盏明亮的灯。
崔荣江,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求学经历与情感,关注社会的变迁与人性的探索。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的求学阶段,表达了他在艰辛的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与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时代背景下对个人奋斗与知识追求的重视。
《减字木兰花那年六首 其二 苦读小成》是崔荣江对求学经历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寒窗”与“厾落参商”的意象,描绘出一个学子在孤独与艰辛中追求知识的心路历程。寒窗下的刻苦学习,既是对外部环境的挑战,也是对内心坚持的考验。尤其是“圆缺逡巡,时晦时明”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学子在追求知识过程中所经历的波折与起伏,反映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中提到的“号舍扃绢拼折桂”,描绘了学子们在面对考试时的紧张与努力。这里不仅有对个人努力的赞美,也隐含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而最后一句“偶幸功成,不负当年那盏灯”,则体现了对成功的感慨与对过往努力的肯定。这盏灯,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光源,更象征着知识的引导与人生的方向。
总体来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个人努力的赞美,也有对知识及未来的美好向往,展现了学子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苦读求学过程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在艰辛中追求知识的执着与坚韧,强调了个人努力与机遇的重要性。
诗中“寒窗”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环境
B. 读书的艰辛
C. 家庭的支持
D. 轻松的学习
“那盏灯”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知识的启迪
C. 个人的成功
D. 社会的认可
诗中提到的“拼折桂”意指什么?
A. 追求功名
B. 享受生活
C. 旅行探险
D. 亲情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