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4:21
浯水日悠悠,虚亭压水头。
棹歌喧极浦,峰翠漾中流。
每夜偏多月,长天只似秋。
更添幽事并,系柳木兰舟。
这首诗描绘了浯水旁的一个悠闲的日子,水面波光粼粼,亭子轻轻地矗立在水边。船夫在船上唱着歌,声声入耳,传向远处的岸边,青翠的山峰在水中轻轻荡漾。每到夜晚,月亮总是特别明亮,长空仿佛与秋天的景色无异。如此宁静的夜晚,更加增添了幽静的情趣,我把小船依系在柳树旁,沉浸在这份恬静中。
此诗涉及的典故较少,主要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情感结合,展现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系柳木兰舟”可以联想到古人对柳树的喜爱,柳树常常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同时也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王慎中(约1560-约1630),明代诗人,字惟诚,号仲明,江苏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平静的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这首诗的意境清新,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生活场景。诗中“浯水日悠悠”开篇,立即带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水边,感受着阳光的温暖与轻风的拂面。接下来的“虚亭压水头”,则以亭子的轻盈与水面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意境。诗人在这片宁静的环境中,听见船歌的悠扬,感受到山水的交融,仿佛时间在此停滞。
每个夜晚的月光明亮,似乎让人忘却了世间的纷扰,带来了一种超然的情感。最后一句“更添幽事并,系柳木兰舟”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升华,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感受。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棹歌”指的是什么?
a) 船上的歌声
b) 船的声音
c) 河流的声音
答案:a) 船上的歌声
诗的意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 热闹与繁华
b) 宁静与自然
c) 战争与斗争
答案:b) 宁静与自然
“系柳木兰舟”中“系柳”有何象征意义?
a) 离别
b) 归属与安宁
c) 旅行
答案:b) 归属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