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6:27
挽校书郎方公夫人二首
有美女中玉,来嫔天下魁。
心无惭藻涧,眼及到兰台。
欲伴春行乐,俄缠昼哭哀。
谁知余地在,五桂总翘材。
有一位美女如同美玉,成为了天下的骄傲。
她的心中毫无对芙蓉涧的羞愧,她的眼光直至兰台。
想要与春天一起享乐,转眼却被悲伤所缠绕。
谁能知道我所留的余地在于,五桂树全都翘起了枝干。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展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描写。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常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对方公夫人去世之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描写女子的美丽与悲哀,反映出对人生短暂与美好事物易逝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美女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开头的“美女中玉”不仅仅是对外貌的赞美,更多的是对其内在品质的认可。诗人通过“心无惭藻涧,眼及到兰台”的描写,强调了她的自信与追求,显示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然而,转折处的“俄缠昼哭哀”则带来了深刻的悲剧感,表明即便是美丽的存在,也无法逃避悲伤的命运。
最后两句“谁知余地在,五桂总翘材”,则更加深了对生命的哲学思考。诗人在此处似乎在询问,究竟在这纷繁复杂的人生中,我们的归宿和价值又在哪里,五桂的翘起象征着希望与追求,尽管如此,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预测却仍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美丽与悲哀的交织,让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揭示了人生中美好与悲哀并存的事实,强调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美与哀的复杂情感,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美女”比作什么?
a) 明珠
b) 美玉
c) 花瓣
d) 星星
诗中“心无惭藻涧”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卑
b) 自信
c) 悲哀
d) 惆怅
“五桂总翘材”中的五桂象征什么?
a) 生命
b) 美丽
c) 理想与追求
d) 时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