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谒金门 落花

《谒金门 落花》

时间: 2025-07-27 21:26:14

诗句

风渐陡。

排比饯花春酒。

憔悴一枝红欲皱。

问花花恋否。

寂寞乍长清昼。

无计与他拖逗。

犹胜销魂人去后。

折来还在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26:14

原文展示:

《谒金门·落花》
作者:王世贞

风渐陡。排比饯花春酒。憔悴一枝红欲皱。问花花恋否。寂寞乍长清昼。无计与他拖逗。犹胜销魂人去后。折来还在手。


白话文翻译:

春风渐起,花酒相伴,欢送春天的盛宴。看那一枝红花,似乎已经憔悴,快要凋谢。我问花儿,你是否依旧恋恋不舍?寂寞的日子渐渐延长,无法与花儿嬉戏打闹。即使如此,花儿凋零后留下的惆怅,依然让我心神俱醉。最终,我折下一朵花,依然在手中把玩。


注释:

  • 风渐陡:形容风势渐强,暗示春天的气息逐渐加重。
  • 排比饯花春酒:指一场以花为主题的春酒宴,饯别春天。
  • 憔悴:形容花朵因失去生气而显得衰弱。
  • 问花花恋否:向花儿询问它是否仍然眷恋这段春光。
  • 寂寞乍长清昼:形容孤独的时光似乎变得漫长。
  • 无计与他拖逗:无计可施,无法与花儿嬉戏。
  • 销魂:形容因花落而产生的愁苦心情。
  • 折来还在手:最后折下的花儿仍在手中,传达一种留恋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叔大,号清白,明代著名诗人、学者。他的作品以清新、细腻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被视为明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谒金门·落花》创作于明代,正值春天。王世贞通过描绘花落的场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花朵凋零的惋惜,反映出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谒金门·落花》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独特表达。诗中通过描绘花酒相伴的春日场景,营造了一个温暖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开篇的“风渐陡”一句,既点明了季节的变化,也为后文奠定了基调。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笔下的红花愈发憔悴,似乎正预示着春天的逝去和生命的无常。诗人对花的询问“问花花恋否”,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摹,更是对自己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无奈。

“无计与他拖逗”一句,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却又无能为力的心情。最后一句“折来还在手”,则是对短暂美好的一种珍惜,尽管花已凋落,依然在手中把玩,象征着对美的追求与留恋。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借助春花的凋零反映人生的短暂与美好,展现了王世贞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敏感的艺术触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渐陡:暗示春天即将结束,风声渐起,带来一种紧迫感。
  2. 排比饯花春酒:描绘春天的欢聚与美好,但也埋下了惆怅的伏笔。
  3. 憔悴一枝红欲皱: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引发内心的忧伤。
  4. 问花花恋否:通过询问花来表达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5. 寂寞乍长清昼:感受到孤独,日子显得格外漫长。
  6. 无计与他拖逗:无法与花儿嬉戏,表达无奈和惆怅。
  7. 犹胜销魂人去后:即使花落,心中的惆怅仍比人去后更为深重。
  8. 折来还在手:最终折下花,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花儿赋予情感,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问花花恋否”,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花的状态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与短暂,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 :代表欢聚,但也隐含着对失去的惋惜。
  • :象征季节的变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执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世贞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问花花恋否”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无所谓
    • B. 留恋与惆怅
    • C. 愤怒
    • D. 快乐
  3. “折来还在手”是对什么的象征?

    • A. 对生命的无奈
    • B.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C. 对自然的排斥
    • D. 对过去的回忆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国家的动荡,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与无奈。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则通过春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期望。两者均表达了对春天的深刻感受,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明代文学史》
  • 《王世贞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乍浦杂诗八章 其三 过柳州哭亡兄伟德墓 遣兴 题荔枝 送李君唐英赴春官二首 其二 红梅二首 留题凝翠阁二绝 其一 为林生题拜梅图 其二 归沐 水南庄即事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磛投卵 抱子弄孙 車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骸筋 忧怖 瞎马临池 戛磨 捐本逐末 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水宿风餐 乚字旁的字 收市 食字旁的字 鸡豚之息 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