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2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20:03
渡江寄吴氏伯仲
作者: 王稚登 〔明代〕
烟中流水晓潺潺,
扬子津头雨一湾。
沾袖成斑皆客泪,
隔江如黛是家山。
欲探子母羞钱箧,
未卜雌雄泣剑环。
寄语吴郎三玉树,
莫因裘敝笑人还。
在烟雾缭绕的河流中,清晨的水声潺潺流动;
在扬子江渡口,雨水把一湾江水染成了湿润的颜色。
泪水沾湿了衣袖,都是因为思念客旅的伤感;
隔江远望,家乡的山色如黛青色般清晰。
想要探寻母亲的消息,却因金钱的困窘而感到羞愧;
尚未知道雌雄之事,便已为剑环频频泣泪。
寄语吴郎三玉树,
不要因为衣衫褴褛而笑我返回。
王稚登(约1570-1630),明代诗人,字季明,号山人。他的诗风清新雅致,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此诗创作于王稚登渡江之际,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牵挂。诗中通过对江水、雨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忧伤而又温柔的氛围,反映了他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
《渡江寄吴氏伯仲》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的开头以“烟中流水晓潺潺”展现出清晨江边的宁静与美丽,然而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牵挂。接着,通过“沾袖成斑皆客泪”的描写,诗人将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泪水不仅是对家乡的怀念,也是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诗中“隔江如黛是家山”,不仅是对家乡美景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故土深厚的情感。在“欲探子母羞钱箧”一句中,诗人流露出经济困境带来的羞愧与无奈,展现了身处异乡的孤独及对亲情的渴望。最后的“寄语吴郎三玉树,莫因裘敝笑人还”则是一种对朋友的期望和劝诫,提醒他不要因为外在的贫困而轻视自己,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朋友的关心,读来令人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亲情的渴望以及对朋友的关心,流露出一种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希望。诗人在情感上展现出深厚的亲情和友情,传递了人们在异乡时对家乡的思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沾袖成斑皆客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思乡
C. 愤怒
D. 疲惫
“隔江如黛是家山”中的“如黛”是用来形容什么?
A. 水的颜色
B. 山的颜色
C. 天空的颜色
D. 云的颜色
诗人对吴郎的期望是什么?
A. 祝他发财
B. 祝他安康
C. 不要因外在的困窘而笑自己
D. 祝他长寿
答案:
王稚登的《渡江寄吴氏伯仲》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但王稚登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兄弟的深切思念与忧虑。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但都反映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生活困境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