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七书斋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七书斋》

时间: 2025-04-27 12:13:11

诗句

圣贤有事业,皆在经籍中。

已爱牙作签,可轻山赐铜。

还来读诗礼,不用辨鱼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3:11

原文展示:

圣贤有事业,皆在经籍中。
已爱牙作签,可轻山赐铜。
还来读诗礼,不用辨鱼虫。

白话文翻译:

圣贤所追求的事业,都在经典书籍中。
我已经喜欢用牙签做书签,可以轻松地从山中取铜。
再来读诗和礼,不必去分辨鱼和虫。

注释:

  • 圣贤: 指有道德和智慧的人,通常指先哲、贤人。
  • 事业: 指人们追求的理想和成就。
  • 经籍: 指经典书籍,尤其是儒家经典。
  • 牙作签: 指用牙齿磨制的书签。
  • 山赐铜: 比喻获得财富或资源。
  • 诗礼: 诗歌和礼仪,指传统文化教育。
  • 辨鱼虫: 分辨微小的事物,象征繁琐和琐碎。

典故解析:

  1. 圣贤的事业: 指古代贤人的追求,强调经典的价值。
  2. 鱼虫: 引申为无关紧要的小事,强调读书应关注大义。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松溪,宋代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多关注现实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简练。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的书斋,反映他对读书、学习的重视,以及对世俗繁琐事务的轻视。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七书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经典文化和学问的崇敬。通过“圣贤有事业,皆在经籍中”的开篇,诗人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事业应当根植于经典之中,而非浮华的表象。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用“已爱牙作签”来描绘自己对学习的热爱,暗示即使是微小的工具也能反映出其对文化的追求和珍视。

而“可轻山赐铜”则是一种隐喻,表达追求知识所获得的丰富和丰盈,不仅仅是物质的财富,更多的是精神的滋养和充实。最后一句“还来读诗礼,不用辨鱼虫”则是对纷繁琐事的淡化,诗人认为学习和理解诗礼才是最重要的,而不应被细小的事务所困扰。整首诗语言简洁,但意蕴深远,展现了梅尧臣的智慧和对文化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强调经典的重要性,圣贤的成就依赖于文化积淀。
    • 第二联通过个人经历暗示获取知识的过程,体现对学习的热情。
    • 第三联则指出应关注重要的文化教育,而非繁琐的小事。
  • 修辞手法:

    • 比喻: “可轻山赐铜”比喻知识的获得。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有助于增强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重视经典文化,追求精神财富的重要性,并批判对琐事的过度关注。

意象分析:

  • 经典: 象征智慧与知识的源泉。
  • 牙签: 代表个人的学习工具,体现学习的态度。
  • : 象征困难和财富,体现求知的过程。
  • 鱼虫: 代表琐碎的事情,强调应专注于重大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圣贤”是指什么? a) 只是一种职业
    b) 有道德和智慧的人
    c) 仅仅是士人

  2. “牙作签”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书籍的工具
    b) 诗人的身份
    c) 不重要的事物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读书的重要性
    b) 对财富的追求
    c) 人生的无常

答案: 1-b; 2-a;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苏轼的诗歌都强调了对文化的尊重与学习,但梅尧臣更注重经典的力量,而苏轼则常结合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两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文学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集》
  • 相关学术文章与评论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李致远母夫人挽诗二首 楞枷山房二绝 腊中步月二绝 腊中步月二绝 腊月二十五夜 苦笋用前韵 苦笋 九州山僧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 轻卒锐兵 进退应矩 麦字旁的字 半价倍息 家无斗储 瞒天昧地 厌恨 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战民 营债 十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衢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