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6:49
南宫粉署。文彩当年声已著。西省薇垣。方岳人称德业尊。林泉衰老。两度相逢情话好。春日江头。折柳何堪送去舟。
在南宫的粉色楼阁中,文采在当年已声名显赫。西省的薇垣,方岳被人称道德业崇高。林泉已显衰老,然而我们两次相逢,情话依旧美好。春日的江边,折柳送别,令人难以忍受离别之苦。
作者介绍:夏言,明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送别友人岑蒲谷少参之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友人前途的祝福和不舍之情。
《减字木兰花 其十三 送岑蒲谷少参》是一首充满温情与思念的送别诗。全诗通过描绘南宫的美丽环境和西省的德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岑蒲谷的敬重与赞美。诗中“文彩当年声已著”,不仅是对友人的肯定,也反映出友人过去的辉煌成就,使人倍感自豪。接下来的“林泉衰老”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增加了送别的感伤气氛。
“春日江头”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但同时又是离别的时刻。诗人以“折柳”这一传统意象,传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情感真挚而细腻。整首诗在清新中透出淡淡的忧伤,展示了友谊的珍贵与人生离别的无奈,是一幅生动的送别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文彩当年声已著”表达了对友人什么样的情感?
“春日江头”中“春日”意指什么?
“折柳”在古代有何象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夏言与李白的送别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风格不同,李白更为豪放,而夏言则更为细腻和含蓄。两者都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友谊的重视与对离别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