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0:11
烟笼残月。遮屋五更霜似雪。小爱东窗。逗漏玻瓈数点黄。梅风疏缓。冻蝶乍苏幽砌暖。生怕春生。生雨生风困早莺。
烟雾笼罩着残月,清晨五更时分,霜冻似雪般覆盖屋顶。小小的爱意在东窗中荡漾,透过玻璃窗洒落几点黄光。梅花的风轻轻拂过,冰冻的蝴蝶刚刚苏醒,幽静的台阶变得温暖。我生怕春天的到来,带来雨水和风,困住早来的黄莺。
作者介绍: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号静斋,晚号湘山,出生于湖南。王夫之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思想贡献于文学与哲学,尤其以诗词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冬末春初之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复杂情感,既渴望春的温暖又害怕春带来的变迁。
这首《减字木兰花 冬尽》,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冬季结束时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开头的“烟笼残月”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暗示着冬天的静谧与孤寂。接着,描绘了早晨的霜冻,象征着冬天的严寒。小小的“爱”在东窗中荡漾,表现出作者对春天的期盼与渴望。
然而,随着“梅风疏缓”与“冻蝶乍苏”的出现,诗中又流露出对春的复杂情感,既期待春的温暖,又害怕随之而来的变迁与不安。最后两句的“生怕春生”,将这种矛盾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早莺被困于雨风中的担忧,展现出一种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脆弱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具备了丰富的层次,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情感的流露,体现了王夫之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霜似雪”)、拟人(“冻蝶乍苏”)、对仗(“生怕春生,生雨生风”),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与害怕,表达了生活中人们对变化的敏感与复杂的情感体验。
诗词测试:
“烟笼残月”中的“残月”指的是什么?
A. 新月
B. 满月
C. 破碎的月亮
D. 余辉
诗中提到的“冻蝶乍苏”意指什么?
A. 蝴蝶飞舞
B. 蝴蝶刚苏醒
C. 蝴蝶冻死
D. 蝴蝶隐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夫之的《减字木兰花 冬尽》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上均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王夫之更侧重于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而李清照则更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