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0:19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东边的藩地驻扎着皂盖,北岸的水面上波光粼粼。
海的右边,这亭子历史悠久,济南的名士多如繁星。
云山的景色已经让人兴奋,佩戴玉佩的人依然在歌唱。
修竹在夏日中依然清凉,溪水在空中轻轻涌动。
蕴藏着真实的情感,想要得到所愿的事物,落日将会如何呢?
无论贫贱,都被事物所支配,想要从公中得到的,却难以重过!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世称为“诗圣”。他历经安史之乱,见证了国家的动荡与民众的苦难,其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的深刻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此诗写于杜甫晚年,时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他常常游历于各地,以诗歌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与观察。此时的杜甫身处济南,正与朋友李北海一同在历下亭宴饮,写下了这首诗。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诗,体现了杜甫对友人、自然和人生的感慨。诗的开篇描绘了亭子的地理环境,体现出一种江河湖海的壮阔感。接着,诗人引入了济南的名士,表现了他对历史名人的向往与敬仰。随着诗意的发展,杜甫描绘了云山的幽美与玉佩的悦耳歌声,展现出一种人和自然和谐的情景。然而,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特别是在落日时分,面对着贵贱无常的社会状态,诗人对从公中难以重过的无奈感慨,显现了他对社会的不满与个人命运的思考。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深邃,体现了杜甫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聚会时的愉悦情感,同时又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批判。杜甫在诗中展现了对友情、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情感,体现了他对社会公正的渴望与对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
诗中“东藩驻皂盖”中的“皂盖”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车盖
C. 一种建筑
诗中提到的“云山”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理想与向往
C. 社会的现实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人生的思考与社会的批判
C. 对历史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