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时间: 2025-05-01 03:38:20

诗句

竹边闻鹤思高举,松下观禽觉倦飞。

幸有故书千帙在,呼儿共读嗣前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8:20

原文展示:

竹边闻鹤思高举,
松下观禽觉倦飞。
幸有故书千帙在,
呼儿共读嗣前徽。

白话文翻译:

在竹林边听到仙鹤的鸣叫,心中渴望能高飞;
在松树下看见鸟儿,感到有些疲倦,不想再飞翔。
幸好有旧书千卷在手,
我呼唤儿子一同阅读,续写前人的荣光。

注释:

  • 竹边:竹子旁边,指环境中的自然元素。
  • :这里指的是仙鹤,象征高洁、长寿的理想。
  • 松下:松树下,象征坚韧和长青的精神。
  • 倦飞:疲倦地飞翔,表达一种对世俗奔波的疲惫感。
  • 故书:旧书,指古代的经典文献。
  • 千帙:千卷,形容书籍的数量众多。
  • :指作者的孩子,体现家庭的温情与教育的责任。
  • 前徽:前人的光辉,指先贤的成就与教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孟明,号渔渔,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年间。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曾伯隐居于小园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古典文化的传承意识。诗人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向往和对教育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林和松树两种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高远与疲惫。开头两句,诗人站在竹边,听着仙鹤的鸣叫,心中仿佛升腾起一种理想的追求,渴望能够像鹤一样高飞。接着,松下观鸟,却感到一丝倦意,暗示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人生也难免有疲惫和无奈。最后两句,诗人转向家庭,呼唤儿子共读旧书,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映射出诗人珍惜家庭生活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诗人在享受宁静的生活时,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体现出一种和谐的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边闻鹤思高举:在宁静的竹林中,听到鹤鸣,心中向往高飞的理想。
  2. 松下观禽觉倦飞:在松树下看鸟儿,感到对追逐的疲倦,反映出生活的疲惫感。
  3. 幸有故书千帙在:感到欣慰的是,有丰富的古书可以阅读,体现对文化的依赖。
  4. 呼儿共读嗣前徽:呼唤儿子一起读书,传承前人的智慧与精神。

修辞手法:

  • 对比:竹边与松下形成对比,前者象征理想,后者象征现实的倦怠。
  • 象征:鹤和鸟分别象征着高洁的理想与现实的疲惫,传达出人生的矛盾。
  • 排比:通过句子结构的排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的重视。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追求高洁理想与珍视家庭生活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与坚韧,代表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象征长寿与高洁,寓意着诗人向往的精神境界。
  • :代表坚韧与长青,体现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 :象征传统文化与智慧,代表着诗人传承的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曾伯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鹤”和“鸟”分别象征什么?

    • A. 理想与现实
    • B. 生活与死亡
    • C. 时间与空间
  3. 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希望和谁一起读书?

    • A. 朋友
    • B. 儿子
    • C. 自己

答案:

  1. B. 李曾伯
  2. A. 理想与现实
  3. B. 儿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与《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 两首诗均描写自然生活,王维更注重宁静的氛围,而李曾伯则强调对理想的追求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王维的诗中多了几分淡泊名利的洒脱,而李曾伯则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体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曾伯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十月菊 三月晦日剪牡丹 人日后一日立春 鹊·晒翅 鹊·肥沙 遣人取紫岩剑兰 牡丹 梅花 梅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回恩 心满原足 臼字旁的字 唇红齿白 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产嘏 兀卒 减负 漆黑一团 見字旁的字 包含结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潜移默化 毋字旁的字 緑须姜 举世无伦 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