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1:08
己未元日寄子
作者:李曾伯 〔宋代〕
子在衡州我桂州,两州相望共承流。
天回北斗又华旦,人立东风正黑头。
新岁五更三节序,老夫六十二春秋。
何时共对屠苏饮,应念孤云为倚楼。
这首诗的意思是:
“你在衡州,我在桂州,两个地方隔着不远,溪流相互交汇。
北斗星转回,正值华旦时节,春风又吹到人们的头上。
新年刚过五更,正是三节的序幕,老夫我已经经历了六十二个春秋。
何时我们能一起对着屠苏酒畅饮呢?我想你应该会想到我,这个孤独的云雀在楼台上。”
李曾伯(约1070-1120),字光弼,号肇源,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写于春节之际,表达了作者对远在他乡的子女的思念之情。春节是团圆的节日,诗中流露出对亲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慨。
李曾伯的《己未元日寄子》是一首充满亲情和思乡之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节日氛围,把情感与时令紧密结合。开篇提到“子在衡州我桂州”,表达了地理的距离与心灵的联系,显示出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紧接着以“天回北斗又华旦”描绘了时光的流逝,北斗的回归象征着新的开始,而“人立东风正黑头”则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在后两联中,诗人以“新岁五更三节序”承接春节的氛围,表达了自己六十二年的生活历程,体现了一种对生命的感慨与反思。最后一句“何时共对屠苏饮,应念孤云为倚楼”则是对团圆的渴望,孤云的意象不仅传达了孤独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抒发了浓厚的亲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李曾伯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家人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围绕着亲情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家人的关心和对团聚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自然现象和节日场景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
李曾伯的《己未元日寄子》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屠苏”指的是什么?
诗中“孤云”象征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