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4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49:34
挽莫与伦
作者: 胡榘 〔宋代〕
三顾无人忆草庐,
藻江文海竟何如。
马卿早已羞逢掖,
狗监谁能荐子虚。
旷达嗣宗贫嗜酒,
清高元晏老耽书。
南州人物今如许,
深惜霜林一夜疏。
此诗表达了对当年盛世辉煌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第一句提到三顾茅庐的故事,暗示当年诸葛亮被刘备三次拜访的情景,如今无人再记得,令人感伤。接下来提到的“藻江文海”则是对文才的追问,似乎在感慨如今的人才何以不如昔日。马卿(马致远)早已因羞愧而不愿显露,狗监(指狗监候)又有谁能举荐虚名的子虚(子虚乌有)呢?接着提到的旷达嗣宗(指宋朝的嗣宗皇帝)嗜酒,清高的元晏(元稹与晏殊)沉迷于书籍,显示出对饮酒与读书的不同态度。最后两句指的是如今南州的人物变得如许,深感惜惜如霜林一夜的凋零。
作者介绍:胡榘,字子升,号岱峰,宋代诗人,曾任官职,擅长诗文,多与友人聚会吟咏。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政治与文化的深思,反映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感。
《挽莫与伦》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人才流失的惋惜与对文化传承的焦虑。开头提到“三顾”,典故深厚,直接引入对历史人物的回忆,唤起读者对诸葛亮及其智慧的追思。接着的“藻江文海”则是对文才的追溯,暗示当今文人才子少之又少。诗中提到的马卿与狗监,分别象征了才子与推荐者的缺失,显示出当时优秀人才被忽视的无奈。
后半部分提到的嗣宗与元晏,分别代表了饮酒与读书的生活态度,反映出诗人对当代人生活状态的思考。最后一句“深惜霜林一夜疎”,以自然景象隐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突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整首诗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警醒,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三顾无人忆草庐”中的“草庐”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马卿”指的是哪位诗人?
“深惜霜林一夜疎”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进行对比,陆游同样表现出对时光与人生的感慨,但其情感更为激烈,而胡榘则显得更加沉静与深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