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虞美人 春愁

《虞美人 春愁》

时间: 2025-04-26 22:56:42

诗句

东风荡扬轻云缕。

时送萧萧雨。

水边台榭燕新归。

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

依旧成春瘦。

黄昏庭院柳啼鸦。

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56:42

原文展示

东风荡扬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东风轻拂,带走了淡淡的云彩,时不时地飘来几阵细雨。水边的台榭上,燕子刚刚归来,湿润的泥土上还带着飘落的花瓣。海棠花瓣铺满了小径,依旧显得春天有些憔悴。黄昏时分,庭院中柳树低垂,乌鸦啼叫。让我想起那个人和月光下折下的梨花。

注释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萧萧雨:形容细雨,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水边台榭:指的是水边的亭子,通常用来休息和观景。
  • 香泥:指的是湿润的泥土,带有花香的气息。
  • 海棠:一种花,象征着美丽和柔情。
  • 依旧成春瘦:虽是春天,但因各种因素显得有些憔悴。
  • 黄昏庭院柳啼鸦:描绘了黄昏时分,庭院中柳树低垂,乌鸦啼叫的宁静而忧伤的场景。
  • 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回忆往昔与爱人共赏梨花的情景,表现了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亮(生卒年不详),字公适,号月洲,南宋时期的诗人。陈亮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尤其以词闻名。他的词风格豪放,思想深邃,常常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虞美人·春愁》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寄托,展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伤。

诗歌鉴赏

《虞美人·春愁》是一首抒发春天愁苦情感的词作。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强烈的情感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的“东风荡扬轻云缕”便以春风为引,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然而,随着细雨的降临,诗歌的基调开始转为凄凉,透出一丝春愁。

“水边台榭燕新归”,在这一句中,燕子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但“湿带落花飞”却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脆弱,恰如人生中的美好瞬间,往往易逝。“海棠糁径铺香绣”,海棠花的盛开使得小径变得香气四溢,但“依旧成春瘦”则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黄昏时分,庭院中柳啼鸦的描写,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交融在一起。“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一句,带着深深的思念,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羁绊,令人动容。

整首词以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在春日中的孤独与思念,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风荡扬轻云缕:春天的东风轻轻地摇曳着淡淡的云彩,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春日气息。
  2. 时送萧萧雨:雨水时不时地飘落,细雨萧萧,增强了诗歌的凄凉感。
  3. 水边台榭燕新归:水边的亭子中,燕子刚刚归来,暗示春天的生机。
  4. 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泥土湿润,带着飘落的花瓣,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脆弱。
  5. 海棠糁径铺香绣:小径上铺满了海棠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6. 依旧成春瘦:尽管是春天,但因种种因素,显得有些憔悴。
  7. 黄昏庭院柳啼鸦:黄昏时分,庭院中柳树低垂,乌鸦啼叫,营造出宁静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8. 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回忆起与爱人共赏梨花的美好时光,表达了深切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东风荡扬轻云缕”,将东风比作轻柔的手,营造出温和的氛围。
  • 拟人:如“柳啼鸦”,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代入感。
  • 对仗:如“水边台榭燕新归”,对称工整,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凋零,透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生机与希望。
  • 海棠:象征美丽与柔情,反映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梨花:代表纯洁与爱情,唤起对往昔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风荡扬轻云缕中的“东风”指的是哪个季节的风?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思念
    • C. 欢喜
    •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
    • B. 美丽
    • C. 悲伤
    • D. 友情

答案

  1. C. 春天
  2. B. 思念
  3. B. 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苏轼《水调歌头》

与陈亮的《虞美人·春愁》相比,苏轼的词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的豁达与乐观,而《春愁》则显得更加忧伤和细腻。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诗人对春天和人生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重山 晓过山塘 南歌子 南歌子 慰闺人病起 寒食 赋荆门 送同寅王三尹归豫章 解任上马太守 其三 解任上马太守 其二 解任上马太守 其一 舟次南康早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戈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东瞧西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形单影双 奉邀 自以为非 囊括无遗 水密门 尘羹涂饭 髟字旁的字 齿牙馀慧 斤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刀瘢 视死若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