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渔家傲(重阳日作)

《渔家傲(重阳日作)》

时间: 2025-05-10 08:00:07

诗句

漠漠平沙初落雁。

黄花浊酒情何限。

红日渐低秋渐晚。

听客劝。

金荷莫诉真珠满。

坐上少年差气岸。

题诗落帽从来惯。

戏马龙山当日燕。

真奇观。

尊前未觉风流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00:07

原文展示:

渔家傲(重阳日作)

漠漠平沙初落雁。
黄花浊酒情何限。
红日渐低秋渐晚。
听客劝。
金荷莫诉真珠满。
坐上少年差气岸。
题诗落帽从来惯。
戏马龙山当日燕。
真奇观。
尊前未觉风流远。

白话文翻译:

在宽广平坦的沙滩上,初秋的雁群缓缓落下。
黄花与浊酒,情意无穷无尽。
夕阳渐渐西下,秋天的黄昏也随之而来。
听人劝我,金色的荷花,别去诉说那满载的珍珠。
坐在岸上,年轻气盛的我,心情如同这岸边的气氛。
写诗时常把帽子掉落,习以为常。
在龙山嬉戏,仿佛是那日子里最快乐的燕子。
真是奇妙的景象。
在酒杯前,我未曾觉察风流已远。

注释:

  • 漠漠:形容空旷而模糊的样子。
  • 平沙:指平坦的沙滩。
  • 黄花:指菊花,因重阳节习俗而生。
  • 浊酒:指味道浓烈的酒,常用于抒发情感。
  • 金荷:金色的荷花,象征美好和富饶。
  • 真珠满:指珍珠般的美好事物。
  • 龙山:可能是指某座山名,象征自然风光。

典故解析:

  • 重阳节: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有登高望远、祈求平安的习俗,与诗中提及的黄花、酒等元素呼应。
  • “坐上少年”:体现出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常用于表现对青春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亮,字恕之,号若水,南宋时期的词人,政治家。因其词风豪放、情感真挚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兼具豪情与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重阳节,古时重阳节是登高赏菊的节日,寓意长寿、团圆。诗中抒发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感慨及对青春的怀念。

诗歌鉴赏:

《渔家傲(重阳日作)》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重阳节时的感受。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沙滩上初落的雁群,给人一种空旷而孤寂的感觉,隐喻作者内心的情感。在这一幅秋色图中,黄花与浊酒交织在一起,映衬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红日西沉,秋意渐浓,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诗中通过“听客劝”和“金荷莫诉真珠满”等句,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浑然自得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最后,作者提到“尊前未觉风流远”,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留恋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极具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漠漠平沙初落雁:描绘秋天的沙滩上,孤雁初降,象征离别与思念。
    2. 黄花浊酒情何限:黄花盛开,浊酒相伴,情感无尽。
    3. 红日渐低秋渐晚:夕阳西下,暗示时间的流逝。
    4. 听客劝:有人劝说,反映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5. 金荷莫诉真珠满:金色荷花不需诉说其美,象征隐秘的美好。
    6. 坐上少年差气岸:年轻气盛,表现出青春的活力。
    7. 题诗落帽从来惯:写诗时的随意,突显个性。
    8. 戏马龙山当日燕:嬉戏于龙山,象征快乐的青春时光。
    9. 真奇观:感叹生活的奇妙。
    10. 尊前未觉风流远:在酒杯前,未曾意识到风流已远,体现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荷”暗指美好事物。
    • 拟人:如“黄花浊酒情何限”,赋予花与酒以情感。
    • 对仗:如“听客劝”和“金荷莫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 漠漠平沙:象征孤独和思索。
  • 黄花、浊酒:象征生命的美好与浓烈的情感。
  • 红日、秋晚: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 金荷、真珠:象征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花”指的是哪种花?

    • A. 玫瑰
    • B. 菊花
    • C. 荷花
    • D. 兰花
  2.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指哪一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端午节
    • C. 重阳节
    • D. 春节
  3. “漠漠平沙初落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 A. 繁华的城市
    • B. 荒凉的沙滩
    • C. 热闹的集市
    • D. 绿意盎然的山谷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by 王维
  • 《秋夕》 by 杜牧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与乡愁,而陈亮的《渔家傲》则更多表现出个人的青春与自然的感慨,二者虽然同在重阳节,但情感基调各异,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宋郎中知商州 拟玉台体七首其三雨中归 十月菊上蜂 送上虞孙主簿 打鱼 送王紫微北使 同诸韩及孙曼叔晚游西湖三首 汤珙秘校遗沉水管笔一枝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次韵和范景仁舍人对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仪的成语 自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包含岸的词语有哪些 慢条斯礼 包含涵的词语有哪些 金粟兰 真元 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超着 簟纹如水 里字旁的字 片瓦无存 矢字旁的字 得逞 戴高帽儿 达权通变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服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