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9:30
如梦令
作者: 蔡伸 〔宋代〕
今夜行云何处。还是月华当午。
倚遍曲阑桥,望断锦屏归路。
空去。空去。梦到绿窗朱户。
今夜的云飘到哪里呢?还是像正午的月光一样明亮。
我倚靠在曲折的栏杆上,凝望着通往归路的锦屏,望着却无尽头。
空荡荡地离去,空荡荡地离去,梦中却来到了绿色窗户和朱色门扉。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月华”、“锦屏”、“绿窗朱户”等意象,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归属感的追求。
蔡伸,字子义,号梦溪,宋代词人。其词工整流畅,常以清新淡雅的风格见称。与当时的词坛名家相比,蔡伸的作品更显得真挚和富有情感,体现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如梦令》创作于蔡伸的中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碰撞之时。诗中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与梦境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如梦令》是一首充满梦幻色彩的词作,借助行云、月光、曲阑桥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追忆之情。开头部分“今夜行云何处”,诗人以疑问句引入,引发读者的思考,似乎在追问自己内心的迷惘与不安。
接着,诗人将月华比作正午的光辉,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去的怀念。倚靠在曲阑桥上,诗人目光所及是那条归路,然而“望断锦屏”却又是无尽的思考与回忆。此处的“锦屏”不仅是物理上的屏风,更象征着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对未来的渴望。
最后两句“空去。空去。”语气中流露出孤独感,似乎在表达一种无奈的离去,然而梦境中的“绿窗朱户”又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与希望。这种矛盾的情感,正是人们在生活中常常经历的,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渴望,让读者在优美的词句中感受到那份深情与思念。
整首诗歌围绕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表现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流露,诗人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令人深思。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选择题:诗中“月华当午”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晚上
B. 正午
C. 清晨
D. 黄昏
填空题:诗人提到的“绿窗朱户”象征着对____的向往。
判断题:诗中“空去”是指诗人对现实的满足。 (对/错)
蔡伸的《如梦令》与李清照同名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蔡伸的作品更具孤独感,李清照则多了一份细腻与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