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00:2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0:21:03
雨中花慢
作者: 蔡伸 〔宋代〕
寓目伤怀,逢欢感旧,年来事事疏慵。叹身心业重,赋得情浓。况是离多会少,难忘雨迹云踪。断无锦字,双鳞杳杳,新雁雍雍。良宵孤枕,人远天涯,除非梦里相逢。相逢处,愁红敛黛,还又匆匆。回首绿窗朱户,可怜明月清风。断肠风月,关河有尽,此恨无穷。
全诗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往日情感的怀念与伤感。诗中提到,近年来的种种事情都显得冷淡无力,感叹身心的重负,赋予情感的浓厚。更何况,离别的次数多而相聚的机会少,难以忘记往日雨中留下的痕迹和云间的踪影。中间没有华丽的文字,只有孤雁在空中迷失的身影。良辰美景中,孤枕难眠,远方的人如同天涯,唯有在梦中才能相见。在相见的瞬间,愁苦的情怀如同粉黛消散,但时间又是匆匆而过。回首那绿色的窗户和朱红的门,明月与清风令人怜惜。尽管风月美好,河流有尽,这种无尽的遗憾却难以消除。
本词中未显著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其描绘的情感和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尤其是对离别、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的表达,与唐诗中的抒情风格有相似之处。
作者介绍: 蔡伸,字德明,号白石,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离别与重聚成为常态,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抒发,寄托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雨中花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蔡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词的开头便以“寓目伤怀”引入,表达了在雨中对往日情景的感慨,接着通过“叹身心业重,赋得情浓”揭示出生活的沉重与情感的深厚,形成强烈的对比。
在词中,蔡伸提到“况是离多会少,难忘雨迹云踪”,这句道出了他对分别的痛苦与对过去的留恋。雨迹和云踪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那些无法再现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的“良宵孤枕,人远天涯”,则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表达出一种身处美好时刻却心灵孤独的矛盾。
诗的后半部分,“回首绿窗朱户,可怜明月清风”,不仅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夜景,也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的惋惜与无奈。全词在情感上层层推进,最后以“此恨无穷”收尾,令人感受到那种无尽的惆怅与遗憾,构成了一个完整而深刻的情感循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离别和孤独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良宵孤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雨迹云踪”主要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