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2:54
芦苇西风雁影孤,
凄凄凉气入郊墟。
铁檠灼烁三更雨,
道脉精微几卷书。
潘鬓星霜愁发短,
韩堂风露故交疏。
朝迁有道奎星显,
何苦蓬窗守蠹鱼。
在西风的吹拂下,芦苇摇曳,孤雁的身影在空中掠过,
凄凉的秋气渗入了乡村的旷野。
夜雨中,铁栅栏闪烁着微光,
书卷中蕴藏着几许细微的道理。
潘阐的青丝已被星霜染白,愁苦地使头发变短,
韩愈的堂前露水寒冷,昔日的友情却渐行渐疏。
朝廷的迁移使奎星显赫,
为何还要在蓬窗下守着那无用的蠹鱼呢?
陈普,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员,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他的作品多描写秋冬景象,融入哲理思考,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
《儒家秋》创作于宋代的一个秋季,诗人感受到深秋的凄凉与孤独,结合自身的经历,反映出对理想和友情的思索。诗中隐含着对人生选择的感慨,表达了对旧日友谊的怀念与对当下生活的无奈。
《儒家秋》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诗人通过优美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人生思考,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友情疏远的感慨。开篇以“芦苇西风雁影孤”引入,渲染了秋天的寂寥与孤独感,读者仿佛能够听到秋风的呼啸声,看到孤雁的翱翔,感受到那种凄凄凉凉的气氛。接着,诗人以“铁檠灼烁三更雨”描绘夜雨中的景象,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思考。夜雨的微光和书卷的道理交织在一起,展现了知识的力量与内心的迷茫。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潘阐、韩愈为例,描绘了因岁月流逝而带来的变化与失落,展现出对友谊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最后一句“何苦蓬窗守蠹鱼”,更是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力感,以及对理想与追求的反思。这首诗不仅在意象的运用上独具匠心,更在情感的传递上深刻动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季凄凉景象的感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选择、友情疏远和理想追求的深思,展现了浓厚的儒家思想。
诗中“芦苇西风雁影孤”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潘鬓星霜愁发短”中的“星霜”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奎星”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