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5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3:56
初冬过诃林寺净隐禅房
地僻玄冬昼掩扃,
山僧长诵法华经。
碑传晋代苔空没,
界入弥天草自灵。
幡影近从孤塔动,
钟声还就上方听。
乘酣共倚菩提树,
岁久霜残尚带青。
在偏僻的地方,寒冷的冬天白昼静悄悄地关上了门,
山中的僧人长时间地诵念《法华经》。
碑文记载着晋代的故事,如今已被苔藓遮蔽,
但这里的草木却在无边的天空下显得格外灵动。
幡影轻轻地随孤塔摇曳,
钟声依然从空中传来。
我们在菩提树下酣然倚靠,
多年过去,霜雪虽已残留,树叶依然带着生机的绿色。
梁绍曾(生卒年不详)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擅长描绘山水、禅宗思想,并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感悟,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展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
这首诗写于初冬,诗人游览了诃林寺,感受到了冬日的寒冷与宁静。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季的寺庙景象,展现了一个幽静、深邃的禅修环境。诗人在偏僻的山寺中,聆听着僧人的诵经声,感受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首联“地僻玄冬昼掩扃”直接点出环境的偏僻和冬日的寒冷,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而“山僧长诵法华经”则引入了佛教的元素,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宁静和神圣。
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描绘了古老碑文的消逝、草木的生机和钟声的悠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尤其是“岁久霜残尚带青”,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也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展现了禅宗所强调的内心平和与持久的信念。
整体而言,诗歌以简练的语言、清新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冬日寺庙的宁静和佛教文化的深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诗人展示了自己的禅意与超然的态度,让读者在欣赏诗句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描写初冬的寺庙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禅宗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沉思,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思考。诗中蕴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体悟。
诗中提到的经典是什么?
A. 《心经》
B. 《法华经》
C. 《大乘起信论》
诗人在哪个季节游览了寺庙?
A. 春季
B. 夏季
C. 冬季
“岁久霜残尚带青”中“青”指的是什么?
A. 霜
B. 草木的生机
C. 冬天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