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初冬过诃林寺净隐禅房

《初冬过诃林寺净隐禅房》

时间: 2025-05-01 16:53:56

诗句

地僻玄冬昼掩扃,山僧长诵法华经。

碑传晋代苔空没,界入弥天草自灵。

幡影近从孤塔动,钟声还就上方听。

乘酣共倚菩提树,岁久霜残尚带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53:56

原文展示

初冬过诃林寺净隐禅房
地僻玄冬昼掩扃,
山僧长诵法华经。
碑传晋代苔空没,
界入弥天草自灵。
幡影近从孤塔动,
钟声还就上方听。
乘酣共倚菩提树,
岁久霜残尚带青。

白话文翻译

在偏僻的地方,寒冷的冬天白昼静悄悄地关上了门,
山中的僧人长时间地诵念《法华经》。
碑文记载着晋代的故事,如今已被苔藓遮蔽,
但这里的草木却在无边的天空下显得格外灵动。
幡影轻轻地随孤塔摇曳,
钟声依然从空中传来。
我们在菩提树下酣然倚靠,
多年过去,霜雪虽已残留,树叶依然带着生机的绿色。

注释

  • 地僻:偏远的地方。
  • 玄冬:寒冷的冬天。
  • 掩扃:关上门。
  • 山僧:山里的和尚。
  • 法华经:佛教经典之一。
  • 碑传:碑文中记录的故事。
  • 苔空没:苔藓遮蔽,表示时间的流逝。
  • 弥天:无边的天空。
  • 幡影:佛教中的幡旗的影子。
  • 孤塔:独立的塔,通常是佛教寺院的一部分。
  • 菩提树:佛教所崇尚的树,象征觉悟。
  • 岁久霜残:经过多年,霜雪依然残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绍曾(生卒年不详)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擅长描绘山水、禅宗思想,并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感悟,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展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初冬,诗人游览了诃林寺,感受到了冬日的寒冷与宁静。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季的寺庙景象,展现了一个幽静、深邃的禅修环境。诗人在偏僻的山寺中,聆听着僧人的诵经声,感受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首联“地僻玄冬昼掩扃”直接点出环境的偏僻和冬日的寒冷,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而“山僧长诵法华经”则引入了佛教的元素,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宁静和神圣。

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描绘了古老碑文的消逝、草木的生机和钟声的悠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尤其是“岁久霜残尚带青”,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也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展现了禅宗所强调的内心平和与持久的信念。

整体而言,诗歌以简练的语言、清新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冬日寺庙的宁静和佛教文化的深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诗人展示了自己的禅意与超然的态度,让读者在欣赏诗句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僻玄冬昼掩扃:偏僻的地方,寒冷的冬天中,白昼静悄悄地关上了门,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寒冷的环境。
  2. 山僧长诵法华经:山中的和尚长时间地诵念《法华经》,反映了禅宗的修行。
  3. 碑传晋代苔空没:碑文记录了晋代的故事,如今被苔藓遮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
  4. 界入弥天草自灵:在广阔的天空下,这里的草木显得格外灵动,表现了自然的生机。
  5. 幡影近从孤塔动:幡旗的影子轻轻随孤塔摇曳,突显了寺庙的宁静与神秘。
  6. 钟声还就上方听:钟声从空中传来,传递出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感觉。
  7. 乘酣共倚菩提树:我们在菩提树下酣然倚靠,享受这宁静的时光。
  8. 岁久霜残尚带青:多年过去,霜雪虽已残留,但树叶依然带着生机的绿色,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地僻”和“玄冬”,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 隐喻:通过“霜残尚带青”传达出生命的韧性与希望。
  • 意象:寺庙、菩提树、钟声等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禅意十足的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初冬的寺庙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禅宗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沉思,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思考。诗中蕴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体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菩提树:象征觉悟与智慧,是佛教的重要象征。
  • 钟声: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
  • 苔藓: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经典是什么? A. 《心经》
    B. 《法华经》
    C. 《大乘起信论》

  2. 诗人在哪个季节游览了寺庙? A. 春季
    B. 夏季
    C. 冬季

  3. “岁久霜残尚带青”中“青”指的是什么? A. 霜
    B. 草木的生机
    C. 冬天的天空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宁静。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梁绍曾《初冬过诃林寺净隐禅房》:两首诗都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山水与禅意的结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禅宗文化与诗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刘方平 寄綦毋三 送卢逸人 魏仓曹宅各赋一物得当轩石竹 长寿寺粲公院新甃井 送乔琳 送刘主簿归金坛 送暨道士还玉清观 二妃庙送裴侍御使桂阳 圣善阁送裴迪入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机心械肠 香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烧利市 幽蹇 无字旁的字 昨席 铅刀一割 贻误军机 牛字旁的字 白璧微瑕 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奢泰 侧足而立 包含陵的词语有哪些 夜长梦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