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0:40
富丽大观园,群钗貌若仙。
是耶非金玉良缘。
流尽潇湘妃子泪,情未了,恨难填。
莫道石头顽,抗争志尚坚。
视功名过眼云烟。
末世遭逢终大悟,行踽踽,自飘然。
大观园富丽堂皇,众多女子的容貌宛如仙女。
这究竟是金玉良缘,还是只是虚幻?
潇湘妃子的泪水已流尽,情感未了,心中恨意难以填满。
不要说石头是顽固的,抗争的志向依然坚定。
看待功名地位,不过是过眼云烟。
在末世的遭遇中,最终我领悟到,孤独地走着,心灵却是自由的。
刘家传(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擅长词曲,尤其对古典文学有深厚的研究。他的作品多涉及对生活的感慨与对人性的探讨,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此诗创作于观赏电视剧《红楼梦》后,作者受到剧中人物命运与情感的深刻触动,表达了对人生、爱情与世俗的思考。电视剧对《红楼梦》原著的再现,让作者感受到时代与人性的复杂,因而写下这首诗以抒发自己的感悟。
《唐多令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观后》以其清丽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红楼梦》这一经典作品的思考和感悟。诗中通过描绘富丽的大观园和众多女子的美貌,勾勒出梦幻般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爱情的思索和对命运的无奈。特别是“流尽潇湘妃子泪,情未了,恨难填”一句,表达了对爱情无果的深切遗憾,情感之深,令人动容。
接下来的两句“莫道石头顽,抗争志尚坚”则巧妙地引用了《红楼梦》中宝玉的形象,象征着对世俗的反抗与坚持,显示了作者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最后的“视功名过眼云烟”更是总结了诗的主题,强调人生的无常与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体现了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红楼梦》人物的深情描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富丽大观园,群钗貌若仙。
描绘大观园的豪华和众多女子的美丽,设定了梦幻的场景。
是耶非金玉良缘。
反思美好外表背后的真实,提出疑问:这究竟是美好的缘分,还是虚幻的幻影?
流尽潇湘妃子泪,情未了,恨难填。
提到潇湘妃子,象征着对爱情的伤感,表达了情感的未了与遗憾。
莫道石头顽,抗争志尚坚。
引用贾宝玉的形象,强调其坚定的理想与不屈的精神。
视功名过眼云烟。
指出功名利禄的无常,提醒人们要看淡物质追求。
末世遭逢终大悟,行踽踽,自飘然。
表达在经历世事后,领悟到人生哲理,内心却是自由自在的状态。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爱情遗憾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守。通过对《红楼梦》人物的描绘,反映出人们在物质与精神世界中的挣扎与追寻。
大观园象征什么?
A. 美好与追求
B. 贫穷与苦难
C. 战争与毁灭
D. 自然与和谐
“流尽潇湘妃子泪”中的潇湘妃子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的悲伤
C. 家庭
D. 事业成功
诗中强调“功名过眼云烟”是为了表达什么?
A. 对金钱的渴望
B. 对世事的无常看法
C. 对家庭的重视
D. 对爱情的期待
《离骚》与《唐多令》
两者都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但《离骚》更倾向于个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执着,而《唐多令》则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展现了对爱情与世俗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