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辛丑秋虏迁闽浙沿海居民,壬寅春余舣棹海滨

《辛丑秋虏迁闽浙沿海居民,壬寅春余舣棹海滨》

时间: 2025-05-10 07:29:14

诗句

去年新燕至,新巢在大厦;今年旧燕来,旧垒多败瓦。

问主人,呢喃泪盈把。

画梁不可望,画舫聊相傍。

肃羽恨依栖,衔呢叹飘飏。

自言“昨辞秋社归,北来春社添恶况。

一处靡芜兵燹红,朱门那得还无恙!

最怜寻常百姓家,荒烟总似乌衣巷。

”君不见,晋室中叶乱五胡,烟火萧条千里孤;春燕巢林木,空山啼鹧鸪。

只今胡马复南牧,江村古木竄鼪鼯。

万户千门徒四壁,燕来亦随樯上鸟。

海翁顾燕且太息,风帘雨(左巾右莫)胡为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9:14

原文展示

辛丑秋虏迁闽浙沿海居民,壬寅春余舣棹海滨
去年新燕至,新巢在大厦
今年旧燕来,旧垒多败瓦。
问主人,呢喃泪盈把。
画梁不可望,画舫聊相傍。
肃羽恨依栖,衔呢叹飘飏。
自言昨辞秋社归,北来春社添恶况。
一处靡芜兵燹红,朱门那得还无恙!
最怜寻常百姓家,荒烟总似乌衣巷。
君不见,晋室中叶乱五胡,烟火萧条千里孤。
春燕巢林木,空山啼鹧鸪。
只今胡马复南牧,江村古木竄鼪鼯。
万户千门徒四壁,燕来亦随樯上鸟。
海翁顾燕且太息,风帘雨左巾右莫胡为乎。

白话文翻译

去年新来的燕子,筑巢在高楼大厦;
今年旧燕再来,发现旧巢满是败瓦。
我问主人,呢喃之声满是泪水。
画梁下无法再看,画舫旁只能依偎。
肃羽(燕子)恨于栖息,衔着叹息飘荡。
我自言昨秋离去春归,北来春社添了恶劣的情况。
一处满目疮痍,战火红烧,朱门怎能还安然无恙!
最让人怜惜的是寻常百姓家,荒烟弥漫如同乌衣巷。
您难道不见,晋朝中叶五胡乱华,
烟火萧条千里之外孤独的春燕巢在林木间,
空山里只听到鹧鸪啼叫。
如今胡马又南下放牧,江村古树间藏匿鼪鼯。
万户千门只剩四壁空荡,燕子来时也随船上的鸟。
海翁看着燕子不禁叹息,
风帘雨幕中左巾右莫又为何呢?

注释

  • 新燕:指新来的燕子,象征新的希望。
  • 旧燕:指去年留下来的燕子,象征旧的悲伤和不幸。
  • 呢喃:轻声细语,通常指鸟类的叫声。
  • 肃羽:形容燕子,羽毛肃静。
  • 兵燹:指战争的火灾,象征社会动乱。
  • 朱门:富贵人家的门,象征富裕与安宁。
  • 乌衣巷:历史上著名的贫民区,象征百姓的困苦。
  • 五胡:指历史上五个胡人部落的侵扰,象征战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煌言,明代诗人,生于南明时期。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抑郁,风格悲凉,饱含对民生的关注。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明末之际,时局动荡,人民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绘燕子的归来,抒发了对战乱后家园破败的感慨,以及对平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燕子为线索,贯穿了对于战乱与和平的细腻思考。诗人通过新旧燕子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家园的变化。新燕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但旧燕的归来却透露出失落与绝望。诗中对于“朱门无恙”的疑问,反映了对富人家安然度日的讽刺,而“荒烟总似乌衣巷”则直接指出了普通百姓的苦难。

诗中充满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君不见,晋室中叶乱五胡”,诗人以历史为鉴,警示当下,表明国家的动乱总是伴随着人民的苦难。尤其是“万户千门徒四壁”,描绘了战后景象的荒凉,令人心痛。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后以“海翁顾燕且太息”收尾,象征着无奈与悲伤,既是对燕子的惋惜,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张煌言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柔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新燕至,新巢在大厦:去年新燕子来到,筑巢在高楼之上,象征新生和希望。
  • 今年旧燕来,旧垒多败瓦:今年旧燕子归来,却发现旧巢满是破败的瓦片,暗示着过去的繁荣已不再。
  • 问主人,呢喃泪盈把:我问主人,燕子叫声中满含泪水,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无奈与悲伤。
  • 画梁不可望,画舫聊相傍:画梁下无法再眺望美景,只有画舫陪伴,表现了失落感。
  • 肃羽恨依栖,衔呢叹飘飏:燕子黯然栖息,叹息随风飘荡,体现了忧伤的情绪。

修辞手法

  • 对比:新燕与旧燕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变迁与人的感慨。
  • 拟人:燕子的行为与情感被赋予人性化的表现,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 象征:燕子象征着希望与失落,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命运。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着春天与希望,但也映射着离别与无奈。
  • 朱门:代表富贵人家的安然与无忧。
  • 乌衣巷:象征普通百姓的苦难与困顿。
  • 春社、秋社: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们生活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新燕”象征什么?

    • A. 旧事物
    • B. 新的希望
    • C. 战争
    • D. 个人情感
  2. “朱门无恙”表达了什么?

    • A. 富贵人家的安然
    • B. 贫穷
    • C. 战争
    • D. 失落
  3. 诗中提到的“乌衣巷”主要象征:

    • A. 富贵
    • B. 贫困
    • C. 和平
    • D. 战争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张煌言的《辛丑秋虏迁闽浙沿海居民》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感慨。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研究》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古典文学》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词。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黄汝器与君谟唱和三首 其一 和苏适春雪八首 行路难 读唐书二首 次韵题李援舫子 仲春苦雨 别外甥杨克一二首 漫成七首 腊月殊有春意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开来 凶徒 旧家行径 业师 小字头的字 放虎遗患 士字旁的字 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倩的词语有哪些 通儁 七叶貂 玄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篱牢犬不入 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见时知几 教无常师 隹字旁的字 包含牧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