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0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1:41
炎熇如酷吏,入夜气犹蒸。
晞发凉初透,撚须兴欲乘。
风斜穿密牖,月午漏疏藤。
四壁虫声咽,谁堪一语冰!
酷热如同严酷的官吏,入夜后空气仍旧蒸腾。
刚刚洗过头发,凉意初透,轻轻撚动胡须,兴起想要出门的念头。
风斜斜地穿过紧闭的窗户,明月正午时分洒下的光辉透过稀疏的藤蔓。
四周的虫声低沉而哽咽,谁能忍受这满心的烦闷,想要说一句清凉的话呢?
此诗中并未涉及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酷吏”这一用词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以比喻恶劣的环境或压迫的统治,表达了诗人对酷暑的无奈与不满。
作者介绍:张煌言,明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其诗风常体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盛夏时节,诗人因酷暑而独坐夜晚,感受到炎热和孤独,借此表达对酷热的厌倦和内心的沉郁。
《暑夜独坐》是张煌言的一首描写夏夜酷热的诗作,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细腻地描绘了环境的炎热与内心的孤寂。首句“炎熇如酷吏”,将酷热的天气比作严酷的官吏,生动地展现出对高温的无奈与压迫感。随着夜晚的降临,尽管时光已经进入夜晚,但“入夜气犹蒸”却让人感到无处可逃的闷热。
接着,诗人转向自我,描绘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微妙变化。“晞发凉初透”,洗完头发后,感受到一丝凉意,然而这样微弱的清凉却难以抵挡内心的烦躁。撚须的动作暗示着一种思索与不安,似乎是对周围环境的反抗与挣扎。
后两句更是将景与情结合,风虽然斜穿过窗户,却依然无法带走内心的烦闷,虫声的低沉让整个空间显得更加压抑。最后一句“谁堪一语冰”不仅是对酷暑的控诉,更是一种渴望与期待,渴望有一个人能够说出一番清凉的话语,来解脱内心的苦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极具表现力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炎热夏夜中的孤独与烦恼,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酷热的夏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无奈与内心的孤独,反映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也表现了一种渴望与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张煌言
c) 杜甫
d) 白居易
“炎熇如酷吏”中的“酷吏”指的是?
a) 严酷的官吏
b) 和蔼的长辈
c) 可爱的动物
d) 温暖的天气
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厌倦与孤独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