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仙都山

《仙都山》

时间: 2025-04-30 15:22:50

诗句

苔封辇路上青山,鹤驭辽天去不还。

惟有银河秋月夜,鼎湖烟浪到人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2:50

原文展示: 仙都山 沈括 〔宋代〕 苔封辇路上青山,鹤驭辽天去不还。 惟有银河秋月夜,鼎湖烟浪到人间。

白话文翻译: 青山的辇路被青苔覆盖,仙鹤驾着云飞向遥远的天空不再归来。 只有银河和秋月在夜晚,鼎湖的烟波才传到人间。

注释:

  • 苔封:青苔覆盖。
  • 辇路:古代帝王的车道。
  • 鹤驭:仙鹤驾驭云彩。
  • 辽天:遥远的天空。
  • 银河:天上的星河。
  • 鼎湖:传说中的仙境湖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在科学、工程、天文、地理等领域有重要贡献,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然态度。诗中融合了道教的仙境传说和自然美景,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仙都山为背景,通过描绘青苔覆盖的辇路、仙鹤飞向遥远的天空、银河和秋月的夜晚以及鼎湖的烟波,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画面。诗中“苔封辇路上青山”一句,既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古老,又隐喻了尘世的遗忘与超脱。“鹤驭辽天去不还”则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的遥远与不可及。后两句通过对银河、秋月和鼎湖烟波的描绘,将仙境的神秘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仙境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苔封辇路上青山:青苔覆盖的辇路,象征着古老与静谧,青山则代表着永恒的自然。
  2. 鹤驭辽天去不还:仙鹤飞向遥远的天空,不再归来,象征着超脱尘世,追求更高的境界。
  3. 惟有银河秋月夜:银河和秋月的夜晚,是仙境的象征,美丽而神秘。
  4. 鼎湖烟浪到人间:鼎湖的烟波传到人间,将仙境的美丽与神秘带给人间。

修辞手法:

  • 比喻:“苔封辇路”比喻古老与静谧,“鹤驭辽天”比喻超脱尘世。
  • 拟人:“鹤驭”赋予仙鹤以人的行为,增强了仙境的神秘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然态度。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尘世的超脱。

意象分析:

  • 苔封辇路:古老与静谧的象征。
  • 鹤驭辽天:超脱尘世,追求更高境界的象征。
  • 银河秋月:仙境的美丽与神秘的象征。
  • 鼎湖烟浪:仙境的美丽与神秘传到人间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苔封辇路上青山”中的“辇路”指的是什么? A. 古代帝王的车道 B. 普通道路 C. 山路 D. 水路
  2. 诗中“鹤驭辽天去不还”表达了什么? A. 对尘世的留恋 B. 对仙境的向往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人生的感慨
  3. 诗中“惟有银河秋月夜”中的“银河”象征什么? A. 尘世 B. 仙境 C. 自然 D. 人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了仙境般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尘世的超然态度。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沈括《仙都山》:两者都描绘了仙境般的自然景色,但李白更注重表达个人的豪情壮志,而沈括则更注重表达对尘世的超然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沈括的多首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李白的诗歌,可以与沈括的诗歌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铁锁桥 竹湛 王文成纪功石刻 万杉寺途中即目 出南康城望庐山云烟 自饶州之广信舟中杂咏 其三 自饶州之广信舟中杂咏 其二 自饶州之广信舟中杂咏 其一 招隐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旡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望其项背 好开头的成语 颜华 癶字旁的字 云萝 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拘文牵俗 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目不窥园 骑缝 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民心不壹 鸟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双眉大眼 妒能害贤 多嘴献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