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2:21
江城子
——王庭〔宋代〕
楼头钟鼓变新声。晚霞晴。水云生。
何处归帆,争泊蓼花汀。
遥望虹桥如画里,鳌背上,著人行。
夜阑风定见危亭。却重登。
景方明。影落波心,疑是海中鲸。
愿借吸川沧海量,为公寿,落桥成。
在楼头上,钟声和鼓声变成了新的旋律,晚霞晴朗,水面上云雾缭绕。
归帆在何处,争着停泊在蓼花的水边。
远远望去,虹桥宛如画中,像鳌背一样,行人走在上面。
夜深风静,看见了危亭,我又重新登上去。
景色正好,影子落在波心,仿佛是海中的鲸鱼。
愿借那深广的川沧海的容量,为你祝寿,愿桥落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庭,字子恭,号慎斋,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作品以清新洒脱、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江城子》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时期,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色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王庭的《江城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城的美丽景色,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开篇以“楼头钟鼓变新声”引入,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晚霞映照之下,水云交融,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静谧。紧接着,诗人询问归帆的去处,表达了对归乡的思念与渴望,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在“遥望虹桥如画里,鳌背上,著人行”中,虹桥的比喻提升了景色的意境,仿佛身处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夜幕降临,诗人再次重登危亭,欲将这一切美景尽收眼底,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诗人以“愿借吸川沧海量”为结,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纯洁。这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色,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江城的美丽景色、对归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祝福展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楼头钟鼓变新声”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A. 法事场景
B. 节庆场景
C. 寂静的夜晚
“遥望虹桥如画里”中“虹桥”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希望与美好
C. 自然
最后一句“愿借吸川沧海量”为哪种情感的表达?
A. 思乡
B. 祝福
C.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