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57
瑞鹤仙
元宵皆往观礼花,独坐雨中为赋
作者: 卢青山 〔当代〕
淡春来几夕?正漠漠元宵,雨和风淅。
家山问何国?许飘零檐角,伴人孤僻?
已应恻恻,更彩花嫣然映织。
看游人眉目惊挑,指点满天疏密。
休忆。残梧缓点,可是清凉,旧年遗泣?
小衾梦窄,怎容纳半生凄戚?
便纵能送得花开花落,岂解青春消息?
但人间,尚听年年,远鞭紧急。
春天已经来到多少个夜晚?正值元宵佳节,细雨和风轻轻飘洒。
家乡在何处?只允许我在檐角下飘零,孤独地伴随着?
已然感到忧伤,更有那彩花在夜色中绚烂交织。
看游人们眉目传情,指点着满天的烟花疏密。
不要再想起。残留的梧桐缓缓落下,是否还清凉,旧年的泪水呢?
小被子梦太窄,如何容得下我半生的凄苦?
即使能够送走花开花落,怎能理解青春的消息?
不过在世间,依然听到年年的声响,远处的鞭声急促。
卢青山,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他的诗作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人际关系、时间流逝及人生感悟。
本诗创作于元宵佳节,诗人独自在雨中,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与自身的孤寂,表达了对时间流逝、青春无常的思考。
《瑞鹤仙》通过对元宵夜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思索。诗的开头以“淡春来几夕”引入,给人一种初春的清新感,紧接着是“正漠漠元宵”,展现出节日的氛围,但此时的诗人却身处雨中,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其孤独情怀。“家山问何国”,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现状的迷茫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加深了内心的孤寂感。
在第二段,诗人用“已应恻恻”表达内心的悲伤,彩花的绚丽与游人们的欢声笑语形成对照,显示出诗人对热闹场景的无奈和对孤独的沉思。结尾处“但人间,尚听年年,远鞭紧急”,则将个人的感受与社会的喧嚣相呼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之间的冲突,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哀伤。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青春的迷惘和对孤独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春节
B. 元宵
C. 中秋
D. 端午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如何?
A. 喜悦
B. 忘却
C. 思念
D. 无所谓
诗中“彩花嫣然映织”所表达的情感是?
A. 欢乐
B. 悲伤
C. 期待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