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5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56:12
瑞鹤仙
作者: 王千秋 〔宋代〕
征鸿翻塞影。怅悲秋人老,浑无佳兴。
鸣蛩问酒病。更堆积愁肠,摧残诗鬓。
起寻芳径。菊羞人依丛半隐。
又岂知虚度重阳,浪阔渺无归恨。
无定。登高人远,戏马台闲,怨歌谁听。
香肩醉凭。镇常是笑得醒。
到如今何在,西风凝伫,冠也无人为正。
看他们对插茱萸,恨长怨永。
这首词描绘了孤独与失落的秋日景象。诗人看到大雁翻飞,感慨自己年华已逝,心中无甚兴致。秋虫鸣叫,催促着他饮酒以解忧,却只增添了愁苦,诗发无力,白发渐生。他试图走向芳香的花径,却发现菊花羞涩地半藏在丛中,自己却不知不觉地虚度了重阳佳节,感到无归的遗憾。远望高处,登高的人已远去,马戏台上显得闲散,悲伤的歌声无人倾听。醉意朦胧中,常常是笑着醒来。如今又在何处呢?西风萧瑟,帽子无人为我正整。看他们插着茱萸,心中只剩下无尽的怨恨。
王千秋,字仲明,号天宁,宋代词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词作,风格清丽,常以秋景表达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
该词创作于秋天,诗人感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背景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与个人心理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瑞鹤仙》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开篇以“征鸿翻塞影”引出秋意,紧接着抒发自己心中的忧伤与无奈,表现了一种对青春与快乐的渴望。诗中“鸣蛩问酒病”一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试图借酒消愁却反而更加愁苦的窘境,深刻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接下来的“菊羞人依丛半隐”,不仅描绘了菊花的羞涩之美,更隐喻了诗人自身的孤独与隐忍。重阳节的虚度,更是让他对人生的迷茫与无奈感到深深的遗憾。在最后几句中,诗人以“西风凝伫”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心中满是怨恨与无所依托的孤独,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秋天的萧瑟之美,又有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孤独,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秋日画卷。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孤独、失落的情感,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填空题: 诗中“香肩醉凭”表现了诗人对__的渴望。
判断题: 诗中“西风凝伫”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