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0:43
当年双璧甲科郎,未羡燕山五桂芳。
奏赋何曾因狗监,谏书直乞罢鹰坊。
聚萤窗冷韦编蠹,下马陵芜宰树苍。
不是使君来北海,邦人岂识郑公乡。
当年我和我的同伴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丝毫不羡慕燕山的五桂花香。
我的赋诗从未依赖于狗监的推荐,谏言的书信只是恳求罢免鹰坊的官职。
在寒冷的窗前,聚集着萤火虫,韦编的书卷已被虫蛀,下马时看到陵墓杂草丛生,树木苍翠。
如果不是使君您来北海,百姓又怎么会了解郑公的故乡呢?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仙,号梦溪,南宋诗人、词人和政治家,出生于今江苏省。其诗风清新俊逸,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外敌入侵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个人的遭遇和对国家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与对故乡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成就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提到诗人与同伴在科举中获得的成功,却并不羡慕他人的荣耀,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后半部分则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反映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提到的萤火虫和苍翠的树木,既增添了诗的意境,又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在情感的深度与意象的丰富性上,体现了刘克庄特有的艺术风格。
全诗表达了对个人荣华的淡然、对政治环境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双璧”在诗中指代什么?
A. 两个美丽的石头
B. 两个优秀的人才
C. 两个花园
诗中提到的“狗监”指代什么样的人物?
A. 高官
B. 低级官员
C. 学者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陌生感
B. 对故乡的热爱
C. 对他人的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