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郑丞相生日口号十首 其九

《郑丞相生日口号十首 其九》

时间: 2025-04-26 21:40:30

诗句

篚苞不复入脩门,民力微苏物渐蕃。

见说海边停䱹局,介鳞亦被相君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30

原文展示:

篚苞不复入脩门,民力微苏物渐蕃。
见说海边停䱹局,介鳞亦被相君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篚苞(盛装的菜肴)已经不再走入修身的门(比喻富贵的家门),民众的生计刚刚好转,物产也渐渐丰富。听说海边的渔船停靠,这些鱼类也得到了相君的恩惠。

注释:

  • 篚苞:指盛菜肴的器具,象征丰盈的食物。
  • 脩门:修身的门,象征富贵人家,或专指某个家庭。
  • 民力:指民众的生活能力和经济状况。
  • 微苏:略有好转,民众生活开始恢复。
  • 物渐蕃:物产逐渐繁荣。
  • 海边停䱹局:指渔船停靠,象征渔业的繁荣。
  • 介鳞:指鱼类,象征海洋的资源。
  • 相君恩:相君指郑丞相,恩惠指对民众的恩泽。

典故解析:

“相君”指的是郑丞相(郑思肖),他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致力于民生的改善,因此诗中提到对他的恩惠,是对他施政的肯定和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生于1123年,卒于1184年。他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以及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郑思肖生日之际,意在表达对其施政成绩的赞美,反映当时社会的经济复苏和民众生活的改善。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民生的变化和对郑丞相的赞颂。开头的“篚苞不复入脩门”,点明了民众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困境。接着提到“民力微苏物渐蕃”,显示出在郑丞相的治理下,民众的生活有了好转,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

“见说海边停䱹局”,则描绘了海洋资源的丰盈,象征着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最后一句“介鳞亦被相君恩”则是将个人的恩惠和国家的兴旺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相君的感激和尊敬。

整首诗透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社会进步的期待与对施政者的赞美,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刘克庄对国家前途的关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篚苞不复入脩门”:象征旧日的富贵生活已不再。
    2. “民力微苏物渐蕃”:反映民众生活逐渐改善,物产也在增加。
    3. “见说海边停䱹局”:描绘海洋渔业的繁荣,代表经济的复兴。
    4. “介鳞亦被相君恩”:强调相君的施政对民众生活的积极影响。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比喻:用“篚苞”和“脩门”比喻社会的富裕与贫困。
    • 象征:海边渔业象征国家的繁荣。
  •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郑丞相施政成果的赞美,表现了民众生活的改善和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国家的关心。

意象分析:

  • 篚苞:象征富饶与奢华。
  • 脩门:象征富贵人家,反映社会的等级。
  • 海边:象征自然资源的丰盈。
  • 介鳞:象征自然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篚苞不复入脩门”中的“脩门”指什么? A. 一种食物
    B. 富贵之家
    C. 学校

  2. 诗中提到的“民力微苏”是指什么? A. 民众的生活水平下降
    B. 民众的生活开始改善
    C. 民众的生活没有变化

  3. “介鳞亦被相君恩”中的“相君”指的是谁? A. 皇帝
    B. 郑丞相
    C. 诗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郑丞相生日口号十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皆反映当时民生状况,但刘克庄更强调对施政者的赞美,而杜甫则更多关注战乱带来的艰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相关研究论文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浙东参政寄示会稽蓬莱阁诗轴,次韵寄题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 其一 签厅夜归用前韵呈子文 田家 道中古意二绝 晓出北郊 大风 寄赠泉石使李元直入觐 梅花山茶 秋日杂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怀着鬼胎 烟沙 幾字旁的字 包含范的成语 狰狞面貌 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逆诗 迷魂 寇扰 鼠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葭莩之情 备要 戈字旁的字 衣不遮体 包含挞的词语有哪些 隳高堙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