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3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38:53
蝶恋花二首 其一 独登北海白塔
作者: 顾随 〔近代〕
不为登高心眼放。
为惜苍茫,景物无人赏。
立尽黄昏灯未上。
苍茫辗转成惆怅。
一霎眼前光乍亮。
远市长街,都是愁模样。
欲不想时能不想。
休南望了还南望。
全诗翻译:
我登高并非为了眼前的风景,而是因为对这苍茫的景色感到惋惜,周围没有人来欣赏。待我站在黄昏的时候,灯光尚未点亮,心中满是惆怅,思绪在苍茫的背景中辗转。忽然间眼前一亮,远处的长街上,满是愁苦的模样。想要不去思念,却又难以做到,最终还是忍不住向南望去。
作者介绍:
顾随(1893-1985),字秉璋,江苏无锡人。顾随是一位著名的现代诗人、散文家和学者,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时事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下,顾随在北海白塔独自登高,心中充满孤独与惆怅。诗中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蝶恋花二首 其一 独登北海白塔》是一首充满了孤独与思索的诗作,诗人在北海白塔的独立景象中,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惆怅。开篇的“不为登高心眼放”直接点明了他登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欣赏眼前的美景,而是因为对这苍茫的景色感到无奈与惋惜。接下来的描绘,尤其是“立尽黄昏灯未上”,在黄昏时分,周围的灯光尚未点亮,暗示着一种即将来临的孤独与寂寞。
诗中“远市长街,都是愁模样”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周围环境的冷清与人们心中的愁苦。最后一句“欲不想时能不想”,表达了对思绪的无奈,尽管想要放下,却始终无法做到。这种情感的挣扎,恰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无奈与思索。
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结合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孤独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冷漠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惋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立尽黄昏灯未上”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期待
“欲不想时能不想”中的“能不想”是指什么?
A. 能够忘记
B. 无法忘记
C. 忘记一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